行走的力量:濕地鳥蹁躚 他是護鳥的孤勇者
編者按:
彩鹮、紫水雞、棉鳧、勺嘴鷸……近年來,這些珍稀鳥類在海南“現身”,成為大眾爭相關注的焦點。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小精靈”,十幾年來,盧剛和同事們用鏡頭記錄下它們的一舉一動,用觀測數據充實著大眾對鳥類的認知。
盧剛(左一)與同事進行調研。 人民網 孟凡盛攝
人民網海口4月13日電 (樊歡迪、孟凡盛)三月的海口,略帶涼意。一大早,盧剛便驅車十幾公里前往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身著簡單工服,背上長焦鏡頭,穿上防水雨靴,裝備完畢后,盧剛徑直走向觀測點。
“這個位置,是最好觀測到鳥群的點位。”沿著濕地小徑,盧剛小心地走過去,舉起相機,咔咔拍了好幾張,翻看著相機中身姿蹁躚的鳥兒,盧剛很是興奮,“要是運氣好,一天可以拍到十幾種鳥。”
當記者問及拍鳥的技巧時,略顯拘謹的盧剛打開了話匣子,“拍鳥可不簡單,除了專業的設備外,還需要豐富的鳥類知識和充足的耐心。”從2007年開始,拍鳥就成為了盧剛的主要工作之一,至今已有15年。
盧剛在清理雜草。 人民網 孟凡盛攝
“很幸運,能將愛好變成工作”
起初,盧剛是大學的植物學老師,有著豐富野外知識和出色的攝影技術,經常參加林業局的考察活動,“我是在林業局‘混’成了專業的志愿者。”盧剛笑言。在此過程中,盧剛慢慢熟悉了海南的物種保護工作,開始有了新的想法。
“相比較在學校的教學工作,我在野外工作熱情度更高。”一番思索后,盧剛放棄了大學教師的“鐵飯碗”,全身心投入到海南物種保護工作中來。
這一干,就是15年,曾經的青澀小伙也成長為當地研究物種保護工作的專家,工作的主要陣地也從野外轉移到電腦桌前。“我們會在各個監測點去觀察物種的變化情況,積累成數據,這些數據可以指導更科學地去管理環境,進而保護環境。”盧剛說。
“這些年,因為工作需要,海南最美的地方我都去過了。”盧剛很是感慨,“能把愛好變成工作的不多,而我就是幸運的那個。”
水生態修復試驗區。 人民網 孟凡盛攝
“照片在記錄的同時,也能更好地宣傳”
“看,出現了!”盧剛仍記得多年前在鶯歌海鹽場拍到黑臉琵鷺時的激動心情,“黑臉琵鷺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這是首次記錄到黑臉琵鷺在鹽場出現,具有很好的科研價值。”盧剛告訴記者。
近年來,黑臉琵鷺在海南越冬的種群數量在不斷增加,越冬地也越來越多。“目前海南的黑臉琵鷺大多集中棲息在濕地公園和自然保護區里,在6個黑臉琵鷺越冬地中只有鶯歌海鹽場不屬于保護地,那里也是唯一黑臉琵鷺數量比上年明顯減少的地區。”對此情況,盧剛憂心忡忡。
“建議盡快在鶯歌海鹽場黑臉琵鷺棲息的區域設立以水鳥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公園,給黑臉琵鷺營造安全的越冬場所。”盧剛建議。
作為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所長,盧剛也在致力于推動公眾參與自然觀察和調查研究活動。多年來,盧剛用相機記錄著無數美麗的鳥兒,其中拍攝的“中國最美小鳥”蜂虎更是驚艷了眾人,引發了一波觀鳥熱潮。“照片在記錄的同時,也能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盧剛說。
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 人民網 孟凡盛攝
“‘觀鳥圈’不斷擴大,更多年輕人加入到保護工作中”
近年來,海南的鳥類新記錄明顯增多。勺嘴鷸、黑臉琵鷺等瀕危鳥類頻被發現,棉鳧、羅紋鴨、小青腳鷸、黑嘴鷗等一度在海南消失的鳥類又重新出現。
“這是一種好現象。”盧剛認為,一方面表示海南生態環境整治修復舉措是有力的,另一方面也意味著關注鳥類的人變多了,能夠發現鳥類變化的人多了。
“十幾年前,觀鳥人的數量用一只手就能數過來;現在,光是微信的一個觀鳥群都有好幾百人了。”盧剛提到如今的變化,“大家愛鳥、護鳥,也形成了拒絕食用野生動物的良好風氣,大家環保意識明顯提高了。”
如果說十幾年前的盧剛是孤勇者,如今的盧剛卻并不“孤獨”,“不僅是科研院校、事業單位,更多的社會組織也開始做生態保護工作,其中不乏年輕人的加入。”盧剛說。
日復一日,盧剛仍然扛著沉重的相機穿梭在雨林田野間,細致地做著環境監測的工作,“野生動物的恢復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未來會更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