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邁縣沙土村:種地瓜種出的“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人民網澄邁7月11日電 不起眼的地瓜,也能創造出億元產值?位于澄邁縣橋頭鎮的沙土村人,用10余年的實踐證明他們可以。7月8日,面對參加“走進澄邁看小康”活動的各路媒體記者、網絡大咖,橋頭地瓜品牌創始人、沙土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王文克不無自豪地說,沙土村通過種植地瓜,不僅成功擺脫了貧困村的帽子,還在2020年成功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被譽為“ 中國富硒地瓜第一村”。
橋頭鎮橋沙村橋頭地瓜。 人民網 孟凡盛攝
那么,沙土村是如何念好“地瓜經”,躋身“億元村”的?這要從2007年說起。那一年,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外打工的王文克返鄉創業,當時種植的是國外引進的新品種地瓜,由于沙土村的土壤含硒量高,且七分沙三分泥,大雨過后地表不板結,種出來的地瓜條形好、個頭適中,吃起來“香甜粉糯,細膩無絲;甜度適中,粉而不噎”,加之營養價值高,當時的田頭收購價就高達每斤3元。
但當地習慣種傳統品種地瓜的村民,總認為地瓜是用來養豬的,沒人愿意跟著王文克干。王文克只能到處找人合伙,最后總算找到幾戶村民試種,沒想到當年每戶就贏利數萬元。2009年,王文克組織村民成立了合作社,將新品種地瓜種植面積擴大到2600畝。
高經濟價值,直接調動了農戶種植地瓜的積極性。在王文克的帶動下,沙土村的地瓜種植面積越來越大,參與的農戶也越來越多,進而也帶動了橋頭鎮乃至周邊鄉鎮的群眾紛紛搶搭“地瓜致富快車”。
橋頭鎮橋沙村的橋頭地瓜吃起來“香甜粉糯,細膩無絲;甜度適中,粉而不噎”。 人民網 孟凡盛攝
種地瓜的人多了,地瓜產量提升了,如何提高地瓜附加值、帶動產業快速發展,成為王文克亟需解決的問題。他找到橋頭鎮政府,在縣里的大力支持下,由鎮里牽頭與海南省農科院合作建立了占地120畝的優質種苗培育基地,編制了地瓜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組織成立了產銷協會,積極推行地瓜產業標準化管理體系;2016年,橋頭鎮又成立地瓜研究所,研發出脫毒種苗培育技術、田頭擴繁技術、標準化種植技術等3項技術和脫毒種苗培育1項專利。逐漸摸索出一套嚴格的標準化種植流程,從選種到施肥完全按照標準執行,確保種出高品質地瓜。
“我們的地瓜產業向土地要效益,但也要讓土地休養生息。”王文克說,地瓜種植需要良種、良田、良法。這些年,他們不僅培育脫毒種苗、選育優良品種,還堅持水旱輪作,嚴格按照要求執行標準化種植。無論經濟效益如何,每年堅持種一季水稻一季地瓜,做好病蟲害防治,增加土地的疏松度,走可持續發展的農業道路。
2018年初,“澄邁橋頭地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獲準注冊,橋頭地瓜自此有了金燦燦的“身份證”。
“我們的地瓜在超市里受歡迎,直播間里和各大網絡平臺上也賣得俏。”王文克說,正是這樣的發展理念,最終讓沙土村和橋頭鎮乃至澄邁縣的地瓜產業名利雙收:由于實施標準化種植和打造品牌產生效益,橋頭地瓜的產業越做越大,價格亦增長數倍,2021年橋頭地瓜種植面積達3.3萬畝,年產值4.8億元,僅沙土村就有種植農戶1600戶種植1.6萬畝,戶均年收入約11萬元。
橋沙地瓜。 人民網 孟凡盛攝
目前“橋沙地瓜”已經打進入了杭州、上海、南京等地的大型商超,部分產品還銷往韓國、日本等國家。最低賣到4-5元一斤,最高能賣到26元一斤。地瓜的走俏,也帶動了當地電商行業的發展,王文克說,他們種植的橋頭地瓜30%進入水果批發市場,30%在中高端超市零售,40%通過電商平臺發往全國各地,橋頭鎮最多的時候有1000多家地瓜網店。
王文克說,10多年前他返鄉創業時,沙土村在橋頭鎮是個窮得出了名的村子,外地人都說“嫁女不嫁沙土郎”;但靠著沙土種地瓜,地瓜富“沙土”。如今的沙土村不僅擺脫了貧困,而且家家蓋起了“地瓜樓”,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
據悉,近年來,澄邁縣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科技興農、品牌興農,堅持統一種苗、技術、管理、品牌、銷售,通過產銷協會引領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生產,讓高品質地瓜成為當地農民致富奔小康的“王牌”產業。王文克說,下一步他們將繼續依托“橋沙地瓜”品牌和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把沙土村向農旅結合轉變,深挖鄉村旅游潛力,實現真正的鄉村振興。(李學山、孟凡盛、實習生吳啟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