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到“N” 澄邁縣福山鎮敦茶村的鄉村振興3.0版
人民網澄邁7月14日電 “如果說最早的香蕉帶動了種植產業,番石榴則是帶動了農旅產業,可以說這是我們村鄉村振興的1.0和2.0版,現在我們正在謀劃和推進鄉村振興3.0版,屆時還希望大家繼續關注。”7月8日,“走進澄邁看小康”活動的各路媒體記者、網絡大咖來到澄邁縣福山鎮敦茶村,敦茶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劉興如數家珍般地介紹了敦茶村這些年在鄉村振興方面工作的探索和經驗。
福山鎮敦茶村委會洋道村。 人民網 孟凡盛攝
敦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馮善祥曾經是村里的致富能手,他年輕時在外跑運輸,賺到了創業路上第一桶金。在此過程中他發現海南香蕉很受歡迎,便回村發展香蕉種植產業,成為了村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其他人還在觀望的時候,馮善祥種下的20畝香蕉林已經到了采摘的季節,豐收的香蕉讓他嘗到了甜頭,他的種植范圍也隨之擴大到六七十畝。
福山鎮敦茶村委會洋道村。 人民網 孟凡盛攝
受馮善祥帶動,村里的群眾也紛紛前來取經,謀劃種植香蕉,馮善祥不吝賜教,不僅慷慨傳授種植技術和方法,還大力幫助村民解決啟動資金的問題。目前,以香蕉為主的水果種植成為了敦茶村的支柱產業,種植面積已經多達6000畝,很多村民都靠著種植香蕉發家致富,蓋起了新房子置辦了新家具,而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的馮善祥也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香蕉哥”。
與“香蕉哥”馮善祥相對應的是,敦茶村下轄的洋道村民小組,還有一個“石榴哥”。“石榴哥”名叫陳利群,是洋道村民小組組長。
洋道村隸屬于福山鎮敦茶村委會,全村38戶208人,種植地約2000畝,主要種植番石榴、楊桃、蓮霧等,其中番石榴最多,約1200畝。可在以前,不懂營銷的村民只能低價賤賣,或者干脆讓成熟的番石榴爛在地里。這讓陳利群十分痛心,暗下決心要幫助村里人把番石榴賣個好價錢。
福山鎮敦茶村委會洋道村的番石榴地。 人民網 孟凡盛攝
2015年,陳利群結束在外打工的生活返鄉創業,發起成立了洋道村石榴專業合作社,計劃在家鄉大干一場。但讓他想不到的是,他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原本是想著幫助更多的村民,但他在邀請村民加入時卻屢被拒絕。無奈之下,只好先從自家的13畝番石榴園開始,利用電商平臺推銷,并通過淘寶網店、手機微信等渠道宣傳,吸引游客到洋道村來體驗番石榴采摘。這一做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別人家的滯銷時,他家的番石榴卻供不應求,而且價錢還不錯。
看到陳利群通過賣石榴實實在在地賺到了錢,不少村民動了心,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主動要求加入合作社,陳利群也是來者不拒,雙手歡迎,2017年合作社就有了50多戶村民。目前,洋道村的番石榴種植面積達到了1200畝。
番石榴。 人民網 孟凡盛攝
在合作社基礎上,洋道村又開發了“美麗鄉村旅游+農家樂+采摘”農旅觀光經濟模式,并引進了羊豆咖啡特色產業,每到節假日就會迎來眾多的游客前來果園進行品嘗購買,也促進了本村及周邊村莊果蔬、禽蛋、咖啡等特色農產品的銷售。陳利群因此也被村民親切的稱為“石榴哥”。
在“香蕉哥”、“石榴哥”等致富能手的帶動下,如今的敦茶村已經走出了一條村美業興“以農促旅,以旅帶農” 的農旅融合發展之路,有效提高了村民的收入,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敦茶村在鄉村振興的探索道路上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向轉型升級又邁出堅實一步。敦茶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劉興說,在進行了充分的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在鎮里的組織和支持下,準備利用敦茶村委會白堂村的閑置地建設“澄邁福山農產品分揀集散中心”項目,并向有關部門提交了申請。目前,項目建設規劃許可已經開始進行批前公示,沒有特殊情況的話很快就可以啟動實質性建設了。
“這個集散中心建成后,不但給村里的群眾增加了就業崗位和經濟收入,對于壯大村集體經濟也將起到促進作用。”說到即將建設的“澄邁福山農產品分揀集散中心”項目,敦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馮善祥的臉上全是掩不住的笑意。很顯然,對于敦茶村的鄉村振興3.0版,他的心里充滿了期待。(李學山、孟凡盛、實習生吳啟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