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下好全域旅游一盤棋 繪出“山海黎鄉”新面貌
人民網昌江9月20日電 (樊歡迪)春賞木棉紅、夏品芒果香、秋游棋子灣、冬登霸王嶺……昌江有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是中國著名的“木棉之鄉”“芒果之鄉”“圍棋之鄉”“黎陶之鄉”。在國內國際雙循環背景下,昌江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助推昌江實現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日前,昌江黎族自治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李建輝接受了人民網的專訪。
昌江黎族自治縣是一座建立在鐵礦上的縣城,但歷經逾百年的開采,礦產資源走向枯竭,昌江產業轉型迫在眉睫。“抓旅游就是抓經濟。”李建輝認為,旅游消費不僅對餐飲、住宿、公路、民航、船運、商業、文化、教育、醫療、農業、會展、工業等有明顯拉動作用,還可以促進國際金融、倉儲物流、信息咨詢、文化創意、影視娛樂等新型服務業的發展,非常切合昌江融入海南自貿港的建設需求。
“昌江旅游資源遍布全縣各鄉鎮,其自然環境和文化傳統保留得比較好,非常適宜發展旅游產業。”李建輝表示,在昌江16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23.5萬人口,發展旅游對昌江而言就是要大量吸引客流,從而有效解決地方消費不足的問題,因此旅游是推動昌江走向更高水平開放的必要抓手。
“昌江具備海南島所有的旅游要素,境內旅游資源集碧海藍天、陽光沙灘、熱帶雨林、海南長臂猿、黎苗風情、紅色旅游、工業旅游、道教文化、東坡文化、山海互補于一體,濃縮了海南特色旅游資源的精華。同時,還集聚著四個國家級公園,即最美落日,棋子灣國家海洋公園;森林氧吧,霸王嶺國家熱帶雨林公園;動植天堂,海尾國家濕地公園;國家寶藏,石碌鐵礦國家地質公園,四個國家級公園聚集在同一個地區,不僅在海南少見,乃至在全國也少見。”李建輝介紹。
在如此優越的自然條件下,目前昌江旅游發展難點在哪?李建輝坦言,昌江旅游業雖然已初步形成一定的縣域特色,但尚未成長為優勢產業、主導產業,缺少龍頭帶動型、規模支撐型的市場主體。同時,缺少特殊強力政策支持,大型文旅業項目難以落地或培育壯大;缺乏現代旅游管理人才與現代旅游管理制度,很難滿足市場競爭的需求。
如何以全域旅游視角推動昌江旅游發展?李建輝從規劃、轉型、政策制度創新等方面進行詳細介紹。
發展全域旅游應規劃先行,不斷完備空間域。2020年,昌江率先在全省編制完成縣域文旅融合發展總體策劃及概念性空間規劃,使全域旅游規劃與全縣旅游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生態保護規劃等保持銜接和統一,真正意義上實現“多規合一”。從空間域來說,昌江全域旅游正在改變以景區為主要架構的旅游空間經濟系統,構建起以棋子灣旅游度假區、霸王嶺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海尾國家濕地公園等不同旅游功能區為架構的旅游目的地的空間系統,推動昌江旅游空間從以景區為重心向以旅游目的地為核心的轉型。
發展全域旅游要轉型。第一是推動旅游產業由“小旅游”向“全域旅游”轉型,通過推動文化+旅游、教育+旅游、林業+旅游、農業+旅游、醫療+旅游、城鎮化+旅游、交通+旅游等,提升各相關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第二是推動旅游要素由旅游資源開發向旅游環境建設轉型,構建起旅游與資本、旅游與技術、旅游與文化、旅游與居民生活、旅游與城鎮化發展、旅游與城市功能完善的旅游開發模式。第三是推動旅游的行業管理向社會管理轉變,圍繞著旅游便利化目標,構建起以旅游領域為核心的社會管理體系。
發展全域旅游要敢于在政策制度上創新。在縣域旅游發展的初級階段,很難從市場上得到大量資金支持。因此,昌江要對旅游進行政策傾斜、重點扶持,同時建立健全黨政統籌推進全域旅游的工作機制,在全省縣域旅游發展、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中發揮示范引領的作用。
面對昌江人口數量少,財政較困難的局面,李建輝提出了發展“文化+旅游+城鎮化”模式。“昌江可以棋子灣為龍頭,發揮棋子灣的龍頭帶動作用。”李建輝表示,可考慮對棋子灣采取“文化+旅游+城鎮化”的開發模式,通過政府的頂層設計和規劃,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對棋子灣整體規劃、統一開發,將其打造成為對標世界一流濱海城市的旅游度假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