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生態環境質量始終穩居全國一流
人民網海口5月19日電 (宋彤桐)“蓬勃興起正當時”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專場在海口舉辦。海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信芳在會上表示,2023年是海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五周年,五年來,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深刻變化:海南提出30條生態文明建設舉措;確立海南自貿港建設“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將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生態環境分別確立為“四梁”“八柱”之一;制定11項地方立法,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
這五年,是海南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力度最大的五年。動真碰硬攻堅,以專項整改和督察整改為抓手,與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聯動,啃下一批“硬骨頭”,在解決社會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突出問題上取得顯著進展。圍填海問題整治取得標志性成果。全面開展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陸域自然保護地面積達57.56萬公頃,占本島陸域面積的17.02%。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由4440噸/年提升至10775噸/年。新增城鎮污水處理規模65.96萬立方米/日,總處理規模達到190萬立方米/日;新建污水管網4784公里,總長度達到7730余公里。新建擴建9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并投入運營,2020年底全省焚燒處理能力超過垃圾產生量,全省新增生活垃圾告別填埋,進入全焚燒時代。
這五年,海南堅持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生態環境質量穩居全國一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精心呵護生態環境“高顏值”。2022年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8.7%,包括PM2.5在內的5項指標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其中細顆粒物(PM2.5)濃度從2017年的18微克/立方米降至歷史最優水平12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達1/3。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質五年來持續保持優級水平,水質優良率分別達到94.9%、99.6%。五年來累計修復海南長臂猿棲息地1100畝,新增紅樹林面積約2.4萬畝;森林覆蓋率保持在62%。全省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持續保持80以上,生態環境狀況等級持續為優級。
這五年,海南堅持標志性項目引領,助推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先后確立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清潔能源島和清潔能源汽車推廣、“禁塑”、裝配式建筑、“六水共治”、博鰲零碳示范區6項標志性工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設立以來至少已發現28個野生動植物新成員,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穩步增長。全省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74%,大幅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022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42.1%,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比攀升至10.5%,分別位居全國第一和全國第二位。裝配式建筑面積在連續四年倍增后,2022年裝配式建筑應用面積在當年全省新增建筑中占比達64%。實施全國首部“禁塑”地方性法規,重點行業場所生物降解塑料替代品占有率提升至81.6%。以滾動實施標志性工程引領能源、交通、建筑重點領域綠色發展,同時從無到有培育風電裝備制造、裝配式建筑、全生物降解塑料等新興產業,釋放綠色產業新機遇。
這五年,海南堅持制度創新,持續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五年來,共制(修)訂生態文明領域地方性法規30余件,覆蓋多個生態文明細分領域。其中,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規定、生態補償條例、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規定、排污許可管理條例以及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條例等多項立法實踐走在全國前列。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劃定三類871個環境管控單元,“三線一單”與“多規合一”充分銜接。先后有9項生態文明改革舉措、8項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制度創新納入國家推廣清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