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農向食”“推農向用”海墾熱作這顆“金豆子”的成色更足了
人民網海口7月10日電 (記者李學山、孟凡盛)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被譽為“香料之王”的胡椒更多是用來當作佐餐調料使用,但7月8日,當參加“2023年海墾熱作產業集團高質量發展行”的媒體記者們走進位于海口市大坡鎮的海墾熱作產業集團東昌胡椒公司基地時,卻發現胡椒的用途已經不再僅限于調味品,而是可以做成胡椒餅干、海鹽胡椒、胡椒根、胡椒肉松、爽口鮮胡椒、胡椒火鍋底料、胡椒足浴包等各種讓人眼前一亮、回味悠長和緩解疲勞的創新型產品。
海墾熱作產業集團東昌胡椒公司基地。 主辦方供圖
海墾熱作產業集團海口東昌胡椒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廣進說,目前海南胡椒年產量約4萬噸,年產值30多億元,這顆“金豆子”價格最高曾達50元/500克,是海南熱帶特色農業的“王牌產業”。但近年來隨著國際貿易以及供求關系影響,海南胡椒價格持續低迷,為了深入挖掘胡椒的附加值,海墾熱作產業集團確定了胡椒產業“推農向食”“推農向用”的發展方向,在深入調研市場需求的基礎上,聯合科研單位研發出了爽口鮮胡椒、胡椒足浴包等新產品,投放市場后廣受消費者歡迎,“這些舉措讓胡椒這顆‘金豆子’的成色更足了。”
海墾熱作產業集團東昌胡椒公司基地。 主辦方供圖
海南是我國最大的胡椒產區,種植面積達33萬畝,年產量為4.13萬噸,占全國產量的90%以上。目前,海南胡椒已發展成為年產值30多億元,涉及10多萬戶農民生計的重要熱作產業,是海南東部地區農民收入的“穩定器”和“壓艙石”。而東昌胡椒公司就整合墾區胡椒種植面積8.8萬畝,是全國最大的胡椒生產基地。近年來,海南更進一步提出,做強做優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通過產業化、品牌化、金融化,推動胡椒產業發展,建立全國鄉村振興胡椒產業示范園區,最大程度發揮胡椒的經濟價值,深入推進鄉村振興農產品出村進城,將優勢產業轉化為引領帶動椒農增收的支柱產業。
但與“全國最大的胡椒生產基地”這一光環不相稱的是,海南胡椒產業的附加值并不高。曾廣進說,長期以來,海南主要依靠傳統的水泡胡椒加工工藝,以傳統白胡椒銷售為主。近年來,隨著胡椒生產成本不斷上漲,市場消費群體升級等多因素疊加影響,海南胡椒的產投比不斷下降,價格更是一蹶不振。而對于從事胡椒收儲、加工的東昌胡椒公司基地來說,如何利用科技、營銷手段創新突出“重圍”便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采摘胡椒。 人民網記者 李學山攝
針對胡椒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現狀,海墾熱作產業集團在深入調研后確定,胡椒產業需要以“推農向食”“推農向用”為發展方向,在嚴把胡椒生產質量關的同時,要迎合市場的需求和消費者“胃口”,不斷推出融入新元素和本土特色的新產品,以豐富的產品矩陣,滿足市場差異化的需求。
“我們如果僅僅是把胡椒定位為佐料,那么一個人的消耗量得以月計算,但如果‘推農向食’,把胡椒當作食品,消耗量便能以天度量?!焙嶙鳟a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豫說,“推農向食”,實質就是把農業種植養殖生產出來的農產品或初級原料,變成精深加工的食品。簡單說就是大力發展食品工業,拉長產業鏈條,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產品利潤率,發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一二三產緊密融合。
李豫舉例說,在“推農向食”的思維轉換中,他們聯合科研單位推出了一款“可以當零食嚼著吃的胡椒”——“爽口鮮胡椒”,這種吃法顛覆了以往人們對胡椒的慣常認知:五六成熟度的胡椒經過腌制后,直接當作零食食用,可以夾在餅里、面包里,也可以放在米飯或者面條里,或者單吃,嚼起來有“爆漿”的口感,滋味豐富,卻不辣喉嗆鼻,特別吸引人的味蕾。這一創新性產品在內測階段便受到了客商的認可和青睞,目前正在籌備規?;a。
工人將分裝好的胡椒制品封裝。 人民網記者 李學山攝
在“推農向食”之外,海墾熱作還在嘗試探索“推農向用”。
在泡腳桶內放入一包胡椒足浴包,胡椒根的辛溫很快便發揮其功效,讓泡腳的舒適度倍增……在東昌胡椒公司基地的加工車間里,過去當廢料處理掉的胡椒葉、藤、根以及胡椒碎等副產品,搖身一變成為人們的“足下新寵”。曾廣進說,2022年以來,海墾熱作產業集團的銷售團隊在調研中發現,湖南等多個省份有胡椒足浴的需求,便和研發團隊密切溝通,研發了足浴包等多款產品。
“去年我們的胡椒足浴包剛上市就賣出了400萬元的銷售額,今年我們還將繼續研發并推出一系列的胡椒新品?!痹鴱V進說,他們把此前在加工中被忽視的胡椒皮、胡椒根等原料加以開發利用,不斷拓展胡椒全產業鏈發展,已成功研發出胡椒醬、腌漬胡椒鮮果、胡椒餅干、胡椒根等系列食品。
“一斤胡椒作為原料在市場上,只能賣到20元左右。但如果把胡椒的應用場景擴展到醫療、化工、大健康、食品加工等行業,根據市場需求,制作產品,打上品牌,就會激發出無限可能?!崩钤フf,海南是我國最大的“熱帶寶地”,是椰子、咖啡、胡椒、可可等眾多熱帶經濟作物生長的沃土。但受到深加工技術待提升、爆款產品數量待增加、品牌全國性知名度較低等眾多因素制約,海南眾多本土熱作產品似乎總在“墻內開花”難以“墻外香”。這就需要農業企業不斷創新、優化設計,向市場看齊,挖掘地域特色,開發更多適合客戶“口味”的產品,占領更大的市場,讓產品在市場上更有“身價”,擦亮海南熱作產品品牌,助力海南鄉村振興和自貿港建設:“作為海南最大的熱作企業和農業龍頭,我們愿意為此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p>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