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項目支撐 海南“量質并進”筑牢發展“上揚線”
8月10日,海南昌江,全球首個商用模塊式小型反應堆“玲龍一號”的核心模塊——“玲龍之心”吊裝成功。這是“玲龍一號”核島設備安裝關鍵路徑上的第一個里程碑節點,是核反應堆模塊化制造和安裝的“首秀”,代表全球核能小型化邁出了歷史性一步,標志著我國在模塊式小型堆建造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不只是核電,助力海南實現乙烯工業“零的突破”的百萬噸乙烯、“深海一號”二期及中海油富島化工丙烯腈等“大項目”紛紛發力,讓海南收獲了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兩個“全國第一”—— 6月當月同比增長16.5%,全國排名第一;1—6月同比增長19.9%,全國排名第一。
“兩個第一”的背后,是海南在自貿港封關運作關鍵之年持續發力,咬定項目蓄動能、勇攀科技高地、夯實發展根基筑牢經濟“上揚線”的身影。
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落戶于海南昌江核電基地的“玲龍一號”,是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功能模塊化小型壓水堆堆型。
建設中的“玲瓏一號”。海南昌江核電供圖
“玲龍之心”是“玲龍一號”的一體化反應堆壓力容器,集成了反應堆壓力容器、直流蒸汽發生器和主泵接管,是制造難度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工廠化預制、模塊化制造”核電主設備,未來將產生核能,為“玲龍一號”的機組發電和多用途應用提供能源。
與昌江核電基地隔海相望的洋浦經濟開發區內,海南礦業投資的“星之海”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也在加緊施工。該項目擬投資10.56億元建設一條年產2萬噸的電池級氫氧化鋰生產線,以及倉庫和配套公用設施,為新能源汽車的鋰電池生產提供關鍵正極原材料。預計2024年4月份建成試生產。
“僅用時1個多月就實現了項目簽約落地。”海南礦業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東說,在對多個工業園區進行了多方考察后,經過綜合考量,這一項目最終在洋浦經濟開發區落地,他也為當地政府部門高效、貼心的服務“點贊”。
位于洋浦經濟開發區內的海南煉化千億級石化產業集群。 人民網記者 符武平攝
在洋浦的項目推進清單上,還有很多個類似“星之海”的項目。負責洋浦經濟開發區招商工作的洋浦國際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已經完成引進實體產業項目數量10個,總協議固定資產投資額67.78億元,推動新材料、健康食品、智能制造產業同意落地項目16個,進一步為儋洋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大項目的加速建設,正在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海南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全省本年新開工項目投資同比增長11%,增速高于全部投資8.6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9%。
創新驅動激活發展新引擎
人們常說去北京謀發展是“北漂”,但黨利軍卻從北京“南漂”到了海南。
黨利軍是中電(海南)聯合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海南創新院)的技術研發部副主任,也是海南創新院的第一批員工。三年前,作為在網信產業從業多年的資深技術研發工程師,他從北京來到海南,在這里與同事們開展自主計算體系重要項目的技術攻關、問題解決和新技術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進展。銀河麒麟操作系統V10就是其中之一。如今,銀河麒麟操作系統V10經過多次版本升級,已經成為我國網信產業主流操作之一。
應用在“奮斗者”號上的深海照明燈。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供圖
創新,不僅在互聯網領域。在萬米深海里,也有海南高科技企業的身影。
“這款深海照明燈耐受深度6000至11000米,300至600瓦特,輸入電壓90到120伏特。2020年下潛到馬里亞納海溝萬米以下的‘奮斗者’號載人深潛器用的就是這款深海照明燈。”佛山照明子公司佛照(海南)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佛照科技)副總經理孫研用一組組數據佐證著他們研發的深海水下照明產品的強大功能。
由佛山照明與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在2021年合作成立的“深海照明工程技術聯合實驗室”致力于我國海洋照明領域諸多科學問題“從0到1”的突破,解決海洋照明及相關技術裝備在產業化落地中面臨的關鍵共性技術問題,以科技創新推動海洋照明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1年以來,海南聚焦“國家急需、地方所長”,打造“陸海空”三大科技創新高地成效顯著。深海科技方面,“奮斗者”號創全國載人深潛紀錄,萬米潛次和人數躍居世界首位,海南省深海技術創新中心在三亞揭牌并實體化運行;航天科技方面,海南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加快建設航天城科技創新公共創新平臺。越來越多高科技產品的出現,幫助我們更加了解宇宙、海洋,同時解決“卡脖子”問題。
今年上半年,海南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2%。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至1527家。
海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李勁松表示,2023年是海南全面打贏科技創新三年翻身仗決勝之年。海南正圍繞“策源創新強實力、應用創新促轉化、開放創新聚要素、優化生態增活力”,全面打贏科技創新三年翻身仗,銜接推進科技創新翻身仗與科技改革攻堅戰,著力打造海南科技體制改革升級版,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和科技改革“雙高地”“創新型省份”。
產業結構加快優化升級
“這里正在建設一座智能化的醫療設備廠房,未來這里將成為集醫療器械研發、生產、產品展示、技能培訓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科技產業園。”在海口市高新區柯渡醫學科技海南美安產業園項目工地,高新區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最新的產業布局。
于6月底舉辦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2023年度第二批集中開工活動中,共有180個項目同步開工,其中類似柯渡醫學科技這樣的產業項目56個,總投資238億元,占全部項目投資的65%。這些產業項目均圍繞海南自貿港12個重點產業進行布局,既有醫療健康、現代物流產業項目,也有珠寶產業、智能制造等產業項目。
近年來,海南積極構建開放型生態型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提檔升級旅游業,發展壯大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做強做優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培育壯大種業、深海、航天等未來產業,筑牢高質量發展的實體經濟根基。
目前,海南省已初步形成以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這四大主導產業為“主力軍”,以三大未來產業為內生動力,以13個自貿港重點園區為“主戰場”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數據顯示,2022年四大主導產業實現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達70%,較2018年提高17個百分點。
目前,海南三大未來產業正在發力起勢。種業科技創新體系逐步完善,崖州灣種子實驗室掛牌運行,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建成,南繁育種科技服務中心、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合作平臺等種業創新項目已開工建設。推動深海技術創新,成立三亞海洋實驗室。文昌國際航天城商業發射場項目開工,航天技術創新中心掛牌成立……
作為產業發展的平臺,海南13個自貿港重點園區主要經濟指標也在強勢領跑。2022年,海南13個重點園區實現營收超過1.8萬億元,以不到2%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全省超三成的投資和超五成的稅收。今年上半年,13個重點園區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增長,上半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逾600億元,僅半年時間整體營業收入便突破了萬億元大關。
征程萬里風正勁。在全面啟動全島封關運作的關鍵時期,海南正向著新的目標,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向新的高峰,不斷掀起加快自由貿易港建設新高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