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臨高: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向海上延伸”
人民網海口12月22日電(記者毛雷)“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記者還未走進臨高縣新盈鎮社區教育學校,一陣嘹亮的歌聲就已經從校內“溢出”。這是來自學校周邊的二十多位“資深”學員在演唱歌曲。之所以說“資深”,是因為她們的平均年齡都超過60歲,年紀最大的97歲。
新盈社區教育學校的另外一個“身份”,是臨高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點,而這些學員,正是臨高打通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群眾“最后一海里”的服務對象。近年來,臨高縣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對宣傳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決策部署,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結合海洋漁業大縣的縣域實際,探索建設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
臨高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人民網記者 毛雷攝
探索建立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148”工作體系
今年國慶節前夕,臨高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在新盈鎮中心漁港正式揭牌,這標志著臨高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向海上延伸。
“臨高是海洋漁業大縣,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要往‘海上走’。”臨高縣委網絡安全應急指揮與新時代精神文明服務中心主任張笙發說,當前,臨高已探索建立起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148”工作體系。
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148”工作體系,即一個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四個海上流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八個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以“政府+社會+志愿”共同參與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海上矩陣”,搭建起海上志愿服務與海洋文明傳播的新橋梁,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向海上延伸,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海里”。
新盈鎮社區教育學校就是八個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之一。
教室內,學員們個個興高采烈,精神飽滿。第九屆海南省助人為樂道德模范—陳紅照一邊拉著手風琴,一邊教老人們唱《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歌唱祖國》《唱支山歌給黨聽》《文明條例大家唱》等歌曲。
“這里的學員都是附近漁村的老人,她們年紀大、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學習文化的熱情很高。”新盈社區教育學校負責人陳紅照說,我們學校就是通過音樂為載體、寓樂于教,豐富上岸漁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潛移默化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傳播給她們。
“我們要把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建設成為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主陣地’,傳播黨的大政方針、為民利民惠民政策的‘大課堂’,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學校’,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大舞臺’,傳承海洋文化的‘大平臺’,推動海洋漁業的發展和海洋強縣建設。”張笙發說。
臨高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之一的新盈鎮社區教育學校。人民網記者 毛雷攝
織密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網絡
11月23日下午5時許,一通求助電話打到了新盈鎮大海義工社,原來是龍昆村獨居老人黃阿婆家里出現燈管不亮及插座漏電等情況。
大海義工社迅速組織骨干成員前去檢修,發現黃阿婆家燈管盒內線已斷,插座已燒壞。經過義工的共同努力,很快就解決了黃阿婆的難題。
“知道我們來黃阿婆高興得不得了,偷偷去給義工買飲品,還要給義工買插座的錢,都被我們婉拒了。”新盈鎮大海義工社相關負責人陳小東告訴記者,新盈鎮文明實踐所是新盈鎮大海義工社的主管單位。
新盈鎮大海義工社注冊成員54位,骨干14名。今年3月以來共發動組織義工176人次,深入13個自然村和5個漁村,入戶走訪慰問孤寡老人36場,服務孤寡老人242人次,聯系愛心人士點亮11個孤寡老人微心愿。關愛孤兒行動2次;開展保護海洋環境3次;為返鄉大學生提供鄉村學校支教活動平臺1次;關愛邊遠學校留守兒童1次。
大海義工社只是臨高眾多志愿服務隊伍之一。近年來,臨高進一步織密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網絡,以黨員干部及“公職人員”為核心,以基層群體為主體,廣泛發動各方面人員參與,建設數量充足、構成多元、扎根鄉土、富有活力的志愿服務隊伍,為推進臨高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志愿服務力量。
組建臨高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大隊負責全縣海上新時代文明志愿服務的指導和協調,整合現有涉海各支志愿服務隊伍,下設海上流動宣講團、海上青年先鋒隊、海上搜救志愿服務隊、船舶安檢志愿服務隊、暖洋志愿服務隊、昆社義工、大海義工等多支骨干志愿服務隊伍,并依托中小學教師、學生社團、行業志愿者隊伍,具體負責各項工作。
以海洋漁業執法力量為基礎,“海巡1111輪”“中國漁政46058艇”“中國漁政46056艇”“瓊臨漁11401船”為支撐,吸收部分漁民志愿船參加,組建海上應急搶險救援專業志愿服務隊伍,定期組織開展應急搶險救生演練活動,提高海上應急救援能力,保障漁民生命財產安全。
廣泛引入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服務、助學支教、醫療健身、科學普及、法律服務、衛生環保、扶危幫困等8類常備隊伍和具有本地特色的志愿服務隊伍,組織不同行業、部門的志愿者走進海上、海岸各文明實踐點,走到廣大群眾身邊,提供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
六大志愿服務項目凸顯“海洋特色”
“用活動筑牢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根基。”張笙發介紹,臨高各志愿服務隊伍圍繞漁民的“急難愁盼”的問題,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常態化開展六項獨具特色的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構建“漁民身邊的服務圈”,讓文明實踐精準服務漁民需求。
這六大志愿服務項目包括“海上黨旗紅”“海上安全行”“海上文明傳”“海上科技興”“海上國防強”和“海上美德揚”。深入宣傳黨中央大政方針政策,持續推進“海上黨支部流動宣講”品牌打造,把黨的政策理論送到群眾身邊。推行“1+1+N”漁船編隊幫扶志愿服務,1名黨員志愿者聯系1名船員志愿者,以船員志愿者所在漁船作為編隊隊長船,合力保障漁船漁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組織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大隊志愿者提供“預約服務”,利用漁民休漁期間,開展送健康、送法律、送文化、送知識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
同時,發揮海豐集團等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積極組建科技志愿服務隊伍,打造“科技興漁”等特色科技志愿服務項目,為沿海村鎮漁業養殖戶提供科技培訓、科普講座、技術指導等科普志愿服務,打通科技服務群眾的 “最后一海里”,推動臨高海洋經濟發展。開展“最美漁民”“最美漁嫂”“最美志愿者”等選樹活動,切實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加強漁民思想道德建設。在漁民中開展寫家史、讀家書、談家教、講家訓、立家規系列文明實踐活動,以淳樸家風帶動漁業新風。
臨高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曹磊表示,臨高探索建設海上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是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向海上延伸的重要舉措。希望通過這一探索,更好地服務漁民,讓新時代文明實踐融入基層社會治理、融入鄉村振興、融入文化建設,為推動臨高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