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省戰略,持續拓展“兩山”轉化路徑
以“綠”為底 處處生“金”
抬頭,天更藍——今年上半年,全省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100%。
遠眺,林更綠——近年來,全省森林覆蓋率穩定保持在62%以上。
下潛,海底更斑斕——截至目前,海南累計修復珊瑚礁面積超28公頃。
無論從何種角度審視,“生態”一詞均穩穩占據海南故事的中心位。
今年8月15日是第二個全國生態日。19年前,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于2005年8月15日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以“兩山”理念為指引,黨的十八大以來,海南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省戰略,持續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繪就綠水青山與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得益彰的美麗畫卷。
回望來路可見,每一片綠色都來之不易,每一片綠色都彌足珍貴。
追青逐綠
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18、17、16、13,這組數字對應的是2017年至2020年海南PM2.5的年均濃度值。
繼2020年這一數值下降至13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國家一級標準,2022年再降至12微克/立方米后,今年第二季度,海南PM2.5濃度降至11微克/立方米。
變化看似細微,每1微克的降低卻都不簡單。
省住建廳組織開展建筑工地揚塵污染專項整治行動,省農業農村廳持續推動嚴禁檳榔土法熏烤專項行動,省公安廳會同省生態環境廳全面部署實施黑煙車電子抓拍非現場執法工作……
多部門聯動、全鏈條響應,近年來,海南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
不僅職能部門在努力,市民群眾也在盡自己的一份力。最近,海南司機吳志敏正考慮給自己換一輛新能源汽車。除了“省油錢”,推動他作出這一選擇的另一個原因是:減少汽車尾氣污染。
“帶著孩子走在路上時,最怕吸尾氣。”在吳志敏看來,守護“海南藍”,無疑也捍衛著自己的“暢快呼吸”。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錨定生態環境質量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雙一流”目標,海南持續堅守底線,全方位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精細化管理,對施工揚塵、移動源、工業企業等污染源精準管控。今年第二季度,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總體為優。
持續開展“六水共治”,深化流域污染聯防聯控,推進問題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今年前7月,全省水環境質量狀況總體保持優良。
加強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開展地下水污染狀況調查評估、強化固體廢物環境監管、持續推進農業農村污染治理。2023年,全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良好。
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是百姓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幸福。這幾年,翻開海南人的朋友圈,藍天、晚霞、彩虹越來越多地“刷屏”,大家的共同感受是:環境好,怎么拍都出片。
點綠成金
探索“兩山”轉化新路徑
家門口的綠水青山里,蘊藏著一座座“金庫”。
五指山腳下,水滿鄉毛納村,老茶農王柏和精心管護著40余畝生態茶園。“生態越好,我們種出來的大葉茶品質越好。”王柏和說,如今,他平均每天賣茶就能有近500元收入,茶葉真正成了致富“金葉”。
霸王嶺腹地,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昔日貧苦的偏遠黎寨變“美麗資源”為“美麗經濟”,如今已一躍成為我省人氣最旺的鄉村旅游目的地之一。“以前芭蕉掛在門口沒人要,現在游客一來就能賣光。”村民韓眉平高興地說起這兩年的變化。
一個個小山村如同一扇扇窗,折射出保護與發展的大課題:守住青山,才能換來“金山”。
從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連續4年開展GEP(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到三亞、瓊海、陵水等市縣陸續開展市縣級GEP核算,再到以園區為核算單元,近年來,海南積極探索構建生態產品價值評價體系,越來越多綠水青山的價值得以量化。
生態有價,可變現,可交易。
每噸100元,這是今年7月海南熱帶雨林碳匯交易項目的成交價。此次碳匯交易,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吊羅山片區的1萬畝熱帶雨林金鐘藤清除項目為基礎。經測算,該項目預計20年內可產生二氧化碳減排量10.9萬噸,碳匯交易額超1000萬元。
從賣生態茶到“賣風景”再到當“賣碳翁”,近年來,海南各地圍繞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積極探索,推動“兩山”轉化路徑不斷拓展——
白沙將碎片化的資源存進“兩山平臺”,對其重新定價,實現存量資產、生態資源的價值再造;三亞、保亭等地探索“上游護水,下游補償”的生態補償機制;開發“生態旅游貸”“門票收益權質押貸”“林權抵押普惠貸”等綠色信貸創新產品,賦能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實踐一次次生動表明,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互相成就、雙向轉化。
2022年,我省出臺“兩山”轉化路徑先行先試工作方案。目前,我省13個“兩山”轉化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果,并發布一批全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生態優勢向發展優勢的轉化日益順暢多元。
倚綠生金綠愈濃,如今在海南,“兩山”轉化的新故事仍在續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