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三亞市第二屆鹿城新鋒最美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丨最美網約車司機選樹候選人系列報道
彭龍:用方向盤書寫網約車行業的“雷鋒日記”

在三亞穿梭的車流中,網約車司機彭龍用平凡崗位上的點滴善舉,傳遞著不平凡的城市溫度。從守護高考學子到拾金不昧,再到投身各類志愿服務,這位中共黨員、退伍軍人以“退伍不褪色”的擔當,成為流動的“暖心名片”。
高考路上的“守護者”與“知心人”
每年高考季,都是彭龍最忙碌也最用心的時刻。他連續兩年主動報名成為愛心送考志愿者,連續多天駐守在考點外,每天上午、下午準時在車內或志愿崗位值班,為考生提供出行便利。
他的服務遠不止于安全接送,考場外,他更成為陪考家長的“知心人”。
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考場,每天都在志愿點位焦急等待孩子考試結束,心理壓力極大。彭龍見狀,主動與家長們聊天,耐心傾聽他們的擔憂與焦慮,用溫暖的話語緩解家長們的緊張情緒。
這份守護打動了受助家庭。一位家長在感謝信中寫道:“感謝送考志愿者們在高考期間每次的按時接送服務,感謝你們為孩子的高考保駕護航,因為有了你們的愛心送考才讓我更加安心,讓孩子決戰高考更有信心!”
實習生王忠華攝
建立失物歸還快速響應機制 用拾金不昧溫暖乘客
“這已經是我的職業習慣了”——從業三年的網約車司機彭龍,用數十次拾金不昧的善舉溫暖著乘客的旅途。僅今年春節期間,他就給乘客送回遺失物品十五六次,其中手機就有近10部。
每當發現乘客遺落物品,彭龍總有一套“快速響應機制”:若乘客尚未走遠,立即調頭送還;若已離開,則通過平臺客服、行程記錄查詢、派出所聯動等多渠道尋找失主。手機、錢包、證件……遺失在他車上的物品九成都能在半天內“完璧歸趙”。
最特別的是一次“還房卡任務”:一位老人在趕往機場途中不慎將酒店房卡掉在車上。剛完成接機任務的彭龍接到求助電話后,在車上找到房卡,驅車二十公里送還酒店,還替老人辦理了退房手續。
“不是自己的東西,拿著不踏實。”這句樸實的心里話,正是彭龍“退伍不褪色”的最好詮釋,他將部隊錘煉出的品格延續到了方向盤上。
實習生王忠華攝
從“橄欖綠”到“救援藍” 網約車司機開啟生命守護進階之路
作為一名黨員和退伍軍人,“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早已融入彭龍的血液。但他深知,僅有滿腔熱忱遠遠不夠,唯有不斷提升自我,才能踐行好這份初心和使命。
在網約車司機這個平凡崗位上,彭龍始終保持著退伍軍人的進取精神。工作之余,他主動參加法律知識培訓,積極聯系藍天救援隊學習專業急救技能。從心肺復蘇到AED使用,從溺水急救到創傷處理,他像當年在部隊訓練一樣,認真對待每一次學習機會。
彭龍在學習專業急救技能。受訪者供圖
要成為藍天救援隊的一員并非易事——除了掌握專業的急救、水域救援等技能,還需考取相關資質,更要有隨時響應、無私奉獻的精神。但彭龍堅定地說:“藍天救援隊是由退伍軍人發起的公益組織,作為一名老兵,我理應向他們看齊。”雖然目前距離入隊標準還有差距,但他已立下目標:嚴格按照要求參加訓練和考核,爭取兩年內穿上那抹“救援藍”。
從保家衛國的“橄欖綠”,到守護生命的“救援藍”,彭龍正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退伍不褪色”的軍人本色,彰顯著一名新時代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用堅持與奉獻書寫著新時代的網約車“雷鋒日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