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北陸坡沉船出水文物首次亮相
再現500年前海上貿易盛景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4年10月29日 第 07 版)
素三彩象形執壺。
本報記者 周亞軍攝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核心堆積區考古調查實景。
南海西北陸坡沉船深海考古隊供圖
琺華貼金鏤空應龍紋梅瓶。
本報記者 周亞軍攝
“深藍寶藏——南海西北陸坡一二號沉船考古成果特展”一角。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供圖
日前,“深藍寶藏——南海西北陸坡一二號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亮相,吸引社會關注。“國慶節假期,日均參觀人數達1萬人次,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館長辛禮學說。
此次展覽是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考古成果國內首展,展出408件(套)出水文物,通過“探淵尋珍”“水府琳瑯”“巧繕煥新”三部分,全方位呈現考古發現、發掘過程、科技應用和成果,并借助VR眼鏡、“飛閱南海”數字飛行影院等科技手段,讓觀眾沉浸式體驗深海考古之旅。
“觸碰”海底沉船寶藏
2022 年10月,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在中國南海海域開展科學考察和深潛作業時,先后發現兩處相距12海里的古代沉船遺址。隨后,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聯合開展考古調查,由此揭開了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的神秘面紗。該考古項目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24年5月,國務院核定公布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水下文物保護區。
辛禮學說,以前發現的沉船一般在島礁或海岸附近,屬于淺海范圍,比如南宋華光礁Ⅰ號沉船是在水下3米處,但這次在水下1500米的深海里找到了沉船,體現了中國科技進步對海洋考古的推動。
步入展廳體驗區,戴上VR眼鏡,仿佛置身于海底考古現場,呈現眼前的是沉船遺址中堆積如山的各類陶瓷器。“撿”起一件端詳,眼前立刻浮現出詳細介紹——琺華貼金鏤空應龍紋梅瓶,明代,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遺址出水,口徑5厘米、底徑10厘米、高30厘米,瓶身共有5層裝飾,第一層與第三層均為素面鈷藍釉,第二層以孔雀藍釉為地,飾鏤空纏枝金彩牡丹紋,第四層以孔雀藍為地,飾鏤空應龍云海紋,第五層為孔雀藍釉蓮紋,內飾金彩云頭紋。
這件琺華貼金鏤空應龍紋梅瓶是此次展覽中的精品。琺華又稱“法花”,始創于元代,興盛于明代,是以低溫釉彩裝飾的陶器或瓷器。琺華器工藝復雜、色彩艷麗,有“黃如金箔、紫如茄衣、藍如水晶、綠如翡翠”之譽。
辛禮學說,琺華器傳世較少,這是國內首次在古代沉船中發現琺華器,并在琺華器上首次發現表面貼金的工藝。
這件琺華彩瓷梅瓶的另一看點是應龍紋。應龍,又稱翼龍、飛龍等,雙翅似蝙蝠,腹部有魚鰭,騰云踏浪,動感十足。明正德時期,應龍紋在民窯瓷器上較為常見。
據介紹,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遺址遺存貨物估計在10萬件以上,目前出水文物890件(套),其中,瓷器占據相當大的比例,涵蓋青花、素三彩、琺華彩、單色釉等多個品種,產地以景德鎮窯為主,部分為龍泉窯產品。此次展覽中,共有13件(套)琺華彩瓷器展出。
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深海考古研究院)院長宋建忠說,以往發現的沉船多裝載用于出口的中國陶瓷器,而南海西北陸坡二號沉船裝載的主要是排列緊密、碼放整齊的烏木原木。這些烏木外表呈黑色,經初加工,剝去樹皮、枝杈,截成一定長度,短者約0.6米,長者約2.5米,直徑9厘米至28厘米不等。
烏木自古便是珍貴木材,被廣泛用于制作各種器具。據史料記載,隋唐時期,中國從東南亞、南亞大量進口楠、檜、松、杉、蘇、烏等木材。至明代,烏木成為朝貢貿易的重要品類。
考古學家認為,南海西北陸坡二號沉船很可能是來自廣東或福建的私人商船,滿載中國的貨物至馬六甲地區進行貿易,返程時采購了產于印度洋地區的烏木,經過南海西北陸坡時不幸失事。
呈現中外交流特點
今年5月,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考古第三階段第16次深潛中,發現了“丙寅年造”紅綠彩瓷碗,由此確定了一號沉船的年代。
此前,考古學家通過對瓷器形制與紋飾的研究,推測一號沉船的年代應為明正德時期(1506年—1521年)。這一時期,景德鎮瓷器外銷興盛,孔雀綠釉、素三彩等名貴品種及琺華器皆有燒造。“丙寅年造”紀年款的發現,證實了專家的推斷,丙寅年對應的是明正德元年(1506年)。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館員黃澤鵬說,此次深海考古出水的瓷器中,“仙人乘槎”“翼龍戲珠”“松竹梅石”等紋飾清雅脫俗,“一鷺蓮科”“太平有象”等造型具有吉祥寓意。“一鷺蓮科”將蓮花和鷺鷥的形象組合在一起,“鷺”與“祿”諧音,“蓮”與“連”諧音,“科”代表科舉;“太平有象”造型為一只體態雄健的大象,寓意國家太平、百姓安居樂業,“象”與“祥”諧音,代表吉祥如意。
專家研究認為,二號沉船年代可能是明弘治時期(1488年—1505年)。為了闡釋二號沉船遺物烏木的用途,此次展覽從故宮博物院借展了烏木卷書式扶手椅、烏木股嵌銅絲邊畫花鳥圖面折扇、烏木嵌螺鈿雙螭紋小盒等文物。
烏木是一種世界性的貿易木材,不僅為中國人喜愛,也深受大航海時代歐洲人的青睞。展板上呈現了俄羅斯圣彼得堡艾爾米堪什博物館收藏的《烏木盒子靜物畫》。這幅油畫以17世紀馬德里貴族下午茶為創作背景,描繪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貿易品。畫面中盛放物品的盒子由產自熱帶地區的烏木制成;左側銀盤中的兩只青花小杯,一件滿繪花卉紋,另一件繪淺淡的山水圖景,應來自中國景德鎮。
文物研究專家章佩嵐說,在明代,隨著航海技術發展和海上貿易興盛,中國與世界各地的交流日益頻繁。景德鎮窯等各大窯口生產的瓷器遠銷海外,來自異域的珍奇貨物也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運抵中國。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的考古發現,揭示了明代中期海上貿易的繁榮景象和雙向流動特點。一號沉船滿載著各式精美的中國瓷器,展現了當時瓷器外銷的盛況;二號沉船以大量進口烏木為主要貨物,填補了以往水下考古發現的空白。這兩艘沉船為研究這一時期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展示科技考古成果
南海西北陸坡兩處沉船遺址位于海南島東南部,東南連接西沙群島北部島礁,是北部灣的東南出口,也是古代航路上的重要節點。
為探明這兩處沉船遺址的分布范圍和保存狀況,2023年5月至6月、9月至10月,2024年5月至6月,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聯合組織實施了3個階段的水下考古調查,“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下潛63次,無人潛水器下潛3次,在水下工作時間達542小時,共提取出陶器、瓷器、原木等928件(套)。
辛禮學說,1500米深的海底幾乎沒有陽光射入,被稱為海洋的“午夜區”。該區域水溫常年保持在3℃到4℃,靜水壓力是海平面的150倍,因此,深海考古的難度遠超陸地考古。
中國深海考古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中國在海洋工程、水下機器人、深海探測等領域的技術實力逐漸增強,為深海考古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2018年西沙北礁考古調查,標志著中國海洋考古首次進入千米級深度。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的考古工作,進一步證明中國在深海考古領域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歷經500多年海水侵蝕,沉船出水陶瓷器表面多附著海泥質、鐵銹質污染物,部分琺華彩和素三彩瓷器出現剝釉和傷彩的情況,金屬器表面則有不同程度的銹蝕。文物保護工作者需要第一時間采取清洗、脫鹽、防腐、防霉等現場保護措施,有效阻止、延緩文物因環境變化而產生損傷。
此次展覽專門設置了出水文物保護展示板塊,觀眾可以看到浸泡在脫鹽溶液里的陶瓷器和烏木等文物,并通過多媒體視頻直觀地了解文物修復過程。
“我們已經收到海外觀眾和國際同行的邀請,希望能讓出水文物去國外展出。”辛禮學說,目前的發掘只是揭開了冰山一角,圍繞這兩艘沉船的考古工作將持續多年,展覽將根據考古進展不定期“上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