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精品国产三级大全在线观看,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亚洲永久网站

人民網
人民網

茶山、雨林、梯田—— 

五指山文旅“三重奏”

董澤揚 敬 知
2025年04月02日09: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五指山文旅“三重奏”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4月02日 第 12 版)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4月02日 第 12 版)

五指山腳下的毛納村風光秀麗。

方諾寨苗妹湖綠意盎然。

牙胡梯田錯落有致。

本文圖片均由中共五指山市委宣傳部提供

從高空俯瞰,五指山是一片“綠色的海洋”,雨林蔥郁,茶山茂盛。春光為這片“綠色的海洋”播撒更加繽紛的色彩,讓五指山中的毛納村、方諾寨、牙胡梯田更加迷人。

毛納村——

日子越過越紅火

剛走上入村的小橋,遠遠的便聽到此起彼伏的歡笑聲。

在五指山市水滿鄉毛納村的竹屋廣場上,身著黎族傳統服飾的小伙和姑娘正在表演竹竿舞。竹竿跟隨音樂反復開合,發出的聲音清脆而富有節奏。

“上去試試!”一位媽媽鼓勵自己的小孩體驗一下跳竹竿,幾次嘗試后,小朋友成功融入其中,觀眾紛紛鼓起掌來。

毛納村坐落在海南腹地五指山主峰下,茶山層層疊疊,民居錯落有致,百姓安居樂業,是鑲嵌在綠色翡翠上的一顆“明珠”,具有獨特的自然環境和人文風情。村口擺放的文化石上,刻著醒目的紅色大字: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水滿毛納生態旅游區工作人員介紹,毛納村依托生態資源,聚焦黎族文化,正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為游客打造一處田園風光、詩意生活之地。

進入村子,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用竹子搭建的黎族傳統船型屋——寶山竹屋。這座建筑融入了黎族文化和雨林特色,顯得既傳統又現代。“近看是船型屋,遠看像頭戴笠帽身穿蓑衣的黎族女子,好神奇!”游客張女士忍不住用手機拍照記錄。

“游客不僅是來看風景的,也是來看表演、品山茶的。”工作人員介紹,毛納村立足“全域旅游示范村”建設,結合民族傳統特色,推出“村秀”、竹竿舞、篝火晚會、情景劇、五指山大葉紅茶賞味、非遺黎錦黎陶展示等活動,建設集綜合服務區、雨林漫步區、船屋民俗體驗區、演藝活動區等區塊的鄉村旅游體驗空間。2024年,毛納村全村接待游客17.0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851.22萬元。

鄉村旅游的紅利惠及民生。毛納村鼓勵村民利用自家庭院開辦農家樂、土特產店,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真真正正吃上了‘旅游飯’。”工作人員介紹,2024年毛納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60.88萬元,全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6萬元,同比增長8.01%。

五指山下的黎族村寨,鄉村旅游發展得熱火朝天,村民們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方諾寨——

雨林秘境四季美

沿著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五指山段一路前行,來到離毛納村不到4公里的方諾寨,這處掩映在熱帶雨林中的秘境逐漸在眼前浮現。

方諾寨熱帶雨林景區負責人蔡先生介紹,方諾寨四季皆有景,季季各不同。春聞香、夏賞稻、秋摘果、冬觀楓——春季,萬物復蘇,綠意盎然,山野間彌漫著茶香與泥土的氣息;夏季,稻田蛙聲陣陣,稻浪翻滾,螢火蟲在田間飛舞;秋季,稻谷成熟,金黃一片,村民們忙著收割,享受豐收的喜悅;冬季,楓葉如火,層林盡染,宛如一幅絢麗的油畫。

方諾寨的美不止于此。作為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片區的一處瑰寶,方諾寨以“敬畏大自然、保護原生態”為理念,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圍繞原始雨林、黎族村寨特色,打造雨林特色景觀、天然氧吧康養、雨林秘境露營、有機雨林茶園等業態,構建“農業+旅游+康養+文創+研學”的旅游產品體系。

“早上我們在雨林中徒步,下午坐在水滿河邊發發呆,晚上嘗嘗這里的特色美食,感覺一天過得很愉快。”來自東北的游客說。

據了解,方諾寨目前有23間主題民宿和18幢木屋別墅,景區內的“五指山第一山門”能看到五指山最高峰,還有奇特的鹿形荔枝古樹、苗妹巢、潮上碼頭、湖上移動餐廳、古楓咖啡屋、梯田茶園等打卡點,游客可以在這里收獲雨林徒步、康養休閑、喝茶賞景、品嘗特色農家菜等豐富體驗。

“在方諾寨,游客可以吃到‘會沖浪的魚’‘不回家的牛’‘會上樹的雞’‘五只腳的豬’4大原生態美食。”蔡先生介紹,這些五指山農家風味美食各具特色,吸引不少游客前來嘗鮮賞味。2024年,方諾寨景區接待團客約5000人次,散客達2.3萬人次。

牙胡梯田——

鸚哥嶺下有人家

夕陽西下,天際一片橙紅,梯田的“鏡面”倒映出天邊絢麗的晚霞,整個山丘仿佛披上了一層金色的薄紗。村民王伯伯跺跺腳,抖落靴筒上的泥巴,一邊收拾農具一邊說:“干了一天活,抬頭看看梯田的景色,就能緩解一半的疲憊。”

牙胡梯田位于五指山市毛陽鎮牙胡村,背靠鸚哥嶺山脈,總面積4800多畝的梯田分為160層,呈螺紋狀,從山腳盤繞到山腰,被譽為“海南第一梯田”。

“牙胡梯田最特別的就是變幻多姿的景觀,我們稱之為‘亮晶晶’‘綠油油’和‘金燦燦’。”牙胡村駐村干部石云峰一說到這便提起了勁。春天,水滿田疇,光影澹澹,亮晶晶的;夏天,禾苗滋長,稻香四溢,梯田里一片綠油油;到了秋天,成熟的稻禾隨風擺動,閃爍著金燦燦的光輝……除了附近村民和游客外,不少海南島外的游客也慕名而來,領略這醉人的景色。

牙胡梯田還體現出勞動人民的生態智慧。早年間,當地的黎族人因地制宜,將山體分為3段:山頂為森林、山腰建梯田、山腳建村寨,打造森林、梯田、村寨、河流為一體的梯田生態系統,創造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生活。如今,牙胡梯田既能保障農業生產,又是海南農業生態旅游重點項目。

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和多彩的黎族農耕文化,當地加快推進農旅融合,打造生態和美的鄉村全面振興新圖景。

“2023年,我們投入280萬元啟動農旅融合一期項目,購置觀光車,建設梯田觀景臺、步行道等旅游配套設施,為游客提供更舒適的旅游體驗。”石云峰介紹,自農旅項目投入運營以來,牙胡村已實現旅游各項收入超500萬元。目前,牙胡梯田農旅融合二期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中。

站在觀景臺上極目遠眺,遠處的山巒在夕陽的映照下熠熠生輝,與近處的梯田、稻苗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游客沉醉其中,久久不愿離去……

(責編:蔣成柳、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