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公布,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擘畫了“總藍圖”,為海南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一流園區是海南加快建設自貿港的重要載體。
攤開地圖,11個重點園區好比鑲嵌在海南島上的一顆顆瑰麗“寶石”。在加快建設自貿港的奮進號角中,重點園區浪急催潮涌——
深化園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賦能賦權重點園區;印發實施省重點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規劃布局調整優化方案;出臺“一園一策”,努力把園區打造成自貿港做大流量的“量點”和突出實效的“亮點”;加大園區開放力度,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率先承接自貿港相關政策;防范化解各類重大風險,確保“放得開、接得住、管得好”……
“4·13”以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園區為先導推動自貿港高質量發展,讓園區成為承接自貿港政策建設早期安排、早期收獲的重要陣地。截至2019年底,園區以不到全省1%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全省逾三成稅收總額。
創新體制機制
產業園區是海南自貿港發展的重要平臺。
省發改委負責人透露,“4·13”以來,省政府先后出臺支持海南生態軟件園、海口江東新區、洋浦經濟開發區、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等園區發展的“一園一策”,為園區量身打造差異化扶持政策,賦能園區,引導項目、人才、資金進園區。
特別是今年4月,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洋浦經濟開發區等重點園區管理體制的決定》,賦予園區管理機構相對獨立的事權、財權、人事權,鼓勵其通過設立法定機構改革體制機制,實行企業化、市場化的用人制度。先后有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海口江東新區、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三亞中央商務區、海南生態軟件園、文昌國際航天城、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等7個園區成立管理局。此舉旨在讓“園區說了算,有權能定事”,更好地發揮重點園區對自貿港建設的引擎帶動作用。
向園區賦權賦能成效如何?企業的感受最為真實。
在推進海口臨空產業園“一站式”飛機維修服務基地項目落地的過程中,海航機場集團監事長、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監事長廖虹宇深切感受到了我省向園區賦權賦能產生的效果。他說,海南在推進自貿港建設過程中,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飛機維修企業所需的進口設備及維修配件被納入關稅減免范圍,這大幅降低了維修成本,為飛機維修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據統計,“4·13”以來,我省出臺系列支持政策,對重點園區下放43項權限,推動“項目進園區、讓園區說了算”,“一園一策”進一步激活園區發展動能,取得明顯成效。
市場主體持續增加。截至2019年底,我省重點產業園區已吸引1.5478萬家企業落戶,同比增長55.25%。
經濟規模逐漸擴大。去年園區共實現營業收入3178.16億元,同比增長12.48%。規模較大的園區分別是洋浦經濟開發區、海口綜合保稅區、海口國家高新區等5個園區,合計營業收入占比為77.15%,比重同比提高1.68個百分點。全省產業園區畝均營業收入為98.56萬元,同比增長21.7%。畝均營業收入超過150萬元的有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海口綜合保稅區、洋浦經濟開發區等4個園區。
創稅效益明顯。重點園區2019年貢獻稅收420.49億元,同比增長14.12%,占全省稅收收入的33.38%,同比提高1.78個百分點。園區畝均貢獻稅收為13.04萬元,同比增長23.49%。畝均貢獻稅收超過20萬元的有5個園區,分別是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海口綜合保稅區、洋浦經濟開發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海南生態軟件園。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3小時完成一家企業的注冊!”在海南生態軟件園的企業服務超市,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創造的“極簡審批”,讓企業感受到了極大便利。在良好生態環境和優惠產業政策的基礎上,生態軟件園等園區推行“六個試行”,大力簡化行政審批手續和流程,整體審批提速80%以上,加快形成良好的營商環境。兩年多來,以區塊鏈、競技游戲、智力運動和騰訊生態鏈為代表的一大批企業相繼落戶生態軟件園,加快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園區是海南落實中央賦予政策、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和載體,是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所在。海南以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努力把園區打造成自貿港核心政策的“孵化器”、做大流量的“量點”和突出實效的“亮點”。
加快推進重點產業園區編制空間規劃和產業規劃——
圍繞三大主導產業、十二個重點產業和十個重點開放領域,進一步修訂完善產業準入清單和準入門檻,增強投資準入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支持園區現有產業優化調整、轉型升級,做好新產業“有中生新”文章。
省委七屆七次全會通過的《中共海南省委關于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決定》明確,在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領域和部分重點園區啟動實施早期安排,力爭取得早期收獲。目前,省委省政府已初步確定在若干個重點產業園區先行先試自貿港政策,將把四至范圍、功能定位、準入清單、園區配套、行政管理、監管模式六個方面工作做扎實,為早期安排做好充分準備。
完善園區營商環境——
海南要靠什么吸引企業、留住企業、發展企業、培育企業?“用最好的環境吸引最好的投資者。最好的環境,不僅是優良的自然環境,更是優良的投資環境與營商環境。”省委主要領導一語中的。
海南以“產城融合”理念,加快完善園區“五網”基礎設施,率先在若干個重點產業園區實現5G網絡全覆蓋,同時開展實景應用。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平臺共建共享,提升平臺利用效率。擴大“法定機構+市場主體”覆蓋范圍,探索“一園多區”“一區多園”建設管理模式,將極簡審批推向更多園區。
海口綜合保稅區平行進口汽車、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快速發展,2019年進出口總值增長16.2倍;洋浦經濟開發區出臺提升通關效率10條舉措,口岸實行7×24小時預約通關,口岸整體通關效率優于全國平均水平;海口復興城互聯網產業園成立一站式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注冊審批、財稅會計、政府對接、金融服務等全方位服務……
全球攬商跑出“海南加速度”——
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推出全球投資服務熱線4008-413-413。該熱線從3月9日起試運行,并于4月13日正式運行。熱線運行以來,截至5月底,已接到1000余個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荷蘭、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投資者的投資咨詢電話。
海口江東新區管理局推出全球投資服務熱線:0898—68603376、0898—68662391。多家國內外大中型企業紛紛來電咨詢洽談項目落地事宜。2019年,我省重點園區實際利用外資4.38億美元,同比增長2.03倍,占全省比重為28.83%,進出口總額542.7億元,同比增長19.02%,占全省比重為59.91%。
突出制度集成創新,成熟一項推出一項,行穩致遠,久久為功——
創新不同品種保稅油品同船混裝運輸監管模式等多項創新成果;出臺10條具體措施,推動平行進口汽車保稅倉儲等貿易新業態加快發展;支持洋浦探索試點原油成品油保稅倉庫、出口監管倉庫庫容整合;對樂城先行區進口特殊物品探索實施“先審批入倉,后核銷出倉”監管模式,變“患者等藥”為“藥等患者”……“4·13”以來,我省加大園區開放力度,海關、檢驗檢疫、稅務等部門為園區企業提供便利化服務。“中國洋浦”船籍港政策在洋浦開發區落地。樂城先行區在應用國際新藥品、新裝備、新技術方面創造了眾多“全國第一”。海南生態軟件園在區塊鏈透明監管、游戲屬地管理試點等方面積極探索,加快培育百億級區塊鏈產業集群和游戲動漫產業集群。
加強監管,確保“放得開、管得住”——
《海南省反走私暫行條例》4月1日起實施;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創新監管方式,發揮社會管理信息化平臺作用,構建園區監管電子圍欄、海關進出口商品追溯管理平臺;出臺事中事后監管辦法,加強風險評估和跟蹤預警,確保園區運營安全。
一系列久久為功的有力舉措,正推動重點園區朝著一流營商環境的目標邁進。
勇當自貿港建設先行者
重點園區是率先實施自貿港政策,進行壓力測試的區域。
“4·13”以來,海南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建設重點園區。在高標準高起點做好園區規劃的同時,園區建設比學趕超、能快則快。
工期倒計時牌、林立的樁機、穿梭的車輛、忙碌的工人、徹夜燈火通明的工地……這些元素在海口江東新區勾勒出一幅忙碌畫面。
洋浦經濟開發區爭當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以百萬噸乙烯及煉油改擴建工程項目為代表的重點產業項目正加快建設,項目建成投產后,將直接拉動價值超過1000億元的下游產業,形成洋浦大乙烯2000億元產業集群,極大地促進下游產業發展。
洋浦經濟開發區工委書記周軍平透露,開發區將搶抓自貿港政策紅利,為全年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利用“中國洋浦港”船籍港政策,積極對接中遠海運、上海日鋼物流等8家企業,在國際船舶注冊登記、船舶融資租賃首單業務落地后,持續跟蹤意向投資企業動向,主動上門對接,爭取更多船舶年內建成后在洋浦注冊;利用“保稅油加注中心”政策和低油價行情,推動中石化(香港)加快130萬立方油庫二期項目建設;利用“原產地規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推動一批高新技術企業落地,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和外商投資增長。
2019年,洋浦集裝箱吞吐量已經達到70.8萬標箱,洋浦港口集疏運已出現擁堵現象。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建設的大背景下,2020年和2025年,洋浦集裝箱吞吐量要分別達100萬標箱、500萬標箱。
未來洋浦港口貨運量將大幅增長,原有公路運輸已不能滿足洋浦港貨運增長的需求,加快建設第二出口路——洋浦疏港高速公路(S330)勢在必行。目前,省交通運輸廳已委托省交通規劃設計院開展勘察等前期工作。
海口則圍繞江東新區提速自貿港建設,加快海南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海南銀行、金融中心、中銀大廈、大唐國際、國投等總部項目建設。開展9塊安置區土地征拆,年內安置區建設全部啟動。分批啟動30個政府投資的基礎性、引導性項目建設。文明東越江隧道計劃今年6月完工,哈羅公學計劃7月完工、9月開學。加快產業招商,年度完成1000家目標企業入庫、500家企業注冊、100家企業簽約、20家企業拿地建設總部的量化目標,爭取多個重磅項目簽約。
三亞對照投資百日大會戰500萬元以上項目表,立足職能分工,落實各項措施任務,謀劃實施更多更有力的工作舉措,全力推進在建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快崖州灣科技城基礎設施項目、中央商務區項目等重點項目投資進度。抓好前七批集中開工項目進展,形成更多的實物工作量;督促今年“3·18”和“4·13”集中開工項目盡快入庫納統,充分發揮集中開工項目對投資的引領作用;聚焦推進三亞中央商務區、崖州灣科技城等園區項目落地,強化要素保障。
在樂城先行區,至2019年底,先行區累計實現51個“全國首例”(51種特許藥械中國內地首次應用),一批重大疾病在國內有了全新特效療法。不斷深化的“放管服”改革,推動先行區步入發展全新階段。
回首“4·13”以來,海南扎實推進重點園區規劃建設,完善重點產業園區體制機制,為承接自貿港政策,落實早期安排、爭取早期收獲做好做足各方面準備。
奮進的號角已然吹響。海南將搶抓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以“四個超常規”全力應對“三個大考”、答好“三張答卷”,奮力書寫不平凡發展新篇章。
(本報海口6月2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