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原青銅器耗時數月,修復紡織品小心翼翼
文物醫生 診療國寶(解碼·文化遺產賦彩生活)
圖為靳鵬在工作中。資料圖片
核心閱讀
讓千年織物重現風采,為殘損器物恢復原貌,給古老遺址找回往昔光華……文物修復師們秉持著專業與耐心,守護著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修復文物的過程,不僅是在延長文物的生命,更是在與歷史對話。
白大褂、口罩、手套……中國絲綢博物館的修復館工作室里,全副武裝的紡織品修復師像在做手術。
“有時自己也覺得像醫生,只不過患者都是古老的紡織文物。”中國絲綢博物館技術部副主任、修復師主管王淑娟說。
每件文物都得量身定制修復方案
修復紡織品需要高超技藝。以出土的絲織品為例,由于大多經歷了腐爛、霉變、脆化,稍一觸碰就易變成碎片。消毒、除塵清潔、平整……王淑娟說,團隊秉持“科學診斷、精準治療”的理念,修復前有大量的準備工作。
“就像治病前要先確診,文物修復前的分析研究環節必不可少。”王淑娟介紹,每件文物都得量身定制修復方案。
修復紫褐色羅印金彩繪花邊單衣的過程,讓王淑娟印象深刻。這件單衣出土于南宋黃昇墓,“太脆了,修復起來特別難。”她和團隊成員花了不少心思,在下方墊一塊背襯,上面蓋一層縐絲紗,將單衣夾在兩者中間。王淑娟介紹,這塊縐絲紗由團隊自主研發而成,十分輕薄,透光度極好。團隊還研發了絲蛋白加固噴霧,物理、化學兩種方式雙管齊下。
在廣東省廣州市南越王宮博物館,文物保護員陳思宇小心翼翼地繞過腳下的文物,緩慢地挪動到一個監測點。南越王宮博物館文保部副主任方曉琪介紹,南越國曲流石渠、南漢二號宮殿、古代水井遺址在展示時,空氣中存在粉塵污染,地下水上升會帶來可溶鹽侵害。因此,文保人員需要用專業設備對遺址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測,收集遺址濕度、地下水位、電導率等相關信息。
陳思宇介紹,文物保護工作主要有兩部分,一個是日常維護,另一個是遺址本體保護。日常維護好比給文物做“保養”,遺址本體保護是“治病”。除了數據采集,清潔補水、防塵除霉、微生物處理、脫鹽處理等都是文保員的日常工作。閉館后,當游客離開,陳思宇就會戴上口罩,提上藥劑瓶,用殺菌防霉劑、殺藻劑等藥物開始“治療”,清除遺址本體的病害,保持整體“健康”。
干好這一行最重要的還是熱愛
在安徽省博物館文物科技保護中心的金屬文物修復室里,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青銅器修復技藝傳承人靳鵬面前,擺滿了整形器、電焊等工具和待修復的青銅器。
入行41年,靳鵬說想要做好這一行,就要“把屁股釘在椅子上”。青銅器修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短則幾天,長則數月。
2009年,壽縣籌建博物館,需要原樣復制一件楚大鼎,這個任務擺在了靳鵬面前。盡管風險較大,但他還是決定挑戰自己。那段時間,靳鵬從早到晚泡在單位,對每個環節都一絲不茍。“最困難的是將各部分組接起來,數不清反復試驗了多少次。”靳鵬說,復制工作經過整整6個月才完成。
“作為一名文物修復師,我的職責就是盡最大可能讓更多人看到文物原貌,感受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這就是我敢于嘗試的最大動力。”靳鵬說。
對陳思宇而言,耐心和重復同樣是他日常工作的關鍵詞。背著專業設備采集數據,往往剛完成兩三個監測點的讀數采集,便已滿頭大汗。陳思宇說,清潔遺址表面時,“如果是結構穩定的區域,可以用吸塵器,但是完成一個區的全部除塵也需要一個星期。”正是有了這些日復一日看似枯燥的基礎工作,才能讓文物保持最好狀態。
王淑娟坦言:“這份工作需要耐得住性子,靜得下心來,但最重要的還是要熱愛,有了態度才能去談技術。”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胡東波看來,熱愛是從事文物保護修復的一種可貴品質,“一些從業者只把文物保護修復當作一份職業,但只有真正將它作為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才能充滿感情地全身心投入”。
讓更多人了解和愛上文物修復
不過,靳鵬和王淑娟有同樣的擔心——后備力量不足,匠心該如何傳承。
靳鵬說,安徽省博物館是安徽省內唯一一家擁有青銅器修復技藝的博物館,他的團隊每年要修復上百件青銅器,繁重的工作背后是文物修復人才的短缺。
胡東波說,目前我國文物保護的整體科研力量已經很強,但真正從事修復的“臨床醫生”數量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既能靈活使用傳統修復技術,又能掌握現代化數據分析解讀技術的綜合型人才。”
“現在主要依靠‘傳幫帶’。”王淑娟說,中國絲綢博物館的修復師樓淑琦曾帶領7名姑娘耗時3個多月修復了一件遼代鴿子紋錦袍。這件文物殘損嚴重,縫線行距僅4毫米,修復過程十分艱辛。“經過這次修復,她們的水平突飛猛進。”王淑娟說。此外,從2011年起,以中國絲綢博物館為依托單位的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已在海內外設立了6個工作站,培養了50余名紡織品修復人才。
靳鵬也一直在為培養人才努力。他作為輔導老師參與了國家文物局舉辦的3期全國青銅器修復培訓班,還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的研究生授課,他說:“個人的力量雖然渺小,但我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讓更多人了解和愛上文物修復。”
胡東波認為,博物館也應發揮公共教育功能,在布展中加入有關文物保護修復的介紹。“目前的展覽對文物修復的理念、技術、過程等少有提及,觀眾自然很難關注這個領域。”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副理事長詹長法表示,要向公眾普及正確的文物保護知識,調動社會力量共同保護文物。
6月下旬,王淑娟與修復團隊將開展一場“我為絲路修文物”的線上直播。“我們希望利用創新手段讓更多人走近文物修復。”王淑娟說。
在詹長法看來,文物保護與修復是為了延長文物的生命,是保存和傳承文化的必要手段,“保護與修復的過程也是研究文物中蘊含的科技與歷史、記憶與技藝的過程,是提煉文化基因的過程,使我們更認同、熱愛自己的文化。” (記者 竇瀚洋 洪秋婷 田先進 曹雪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