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三亞12月27日電 江西龍南客家織帶、釉色渾厚斑斕的石灣藝術陶瓷、惟妙惟肖的關公剪紙、活靈活現的客家竹雕……來自江西、廣東、山西等多省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品亮相2020第五屆三亞國際文博會,為2020三亞國際文博會增添別樣文化韻味。
江西吹糖人 實習生 吳小愛攝
走進國內非遺館,馬式糖人展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最大的唐人——金鼠寶葫蘆,立體生動,讓人回憶起童年的快樂;山東肥城桃木文化展攤前將近10人詢問桃木展品;四川綿竹木版年畫人物栩栩如生;江西龍南客家織帶傳承人廖秋華現場編織的織帶將“生活美滿”“國富民強”等表達美好愿望的字編織進織帶,寄托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天津泥人現場塑像形神畢肖,引無數人圍觀拍照。
“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認識花絲鑲嵌這項工藝。”國家級非遺花絲鑲嵌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馬福良說。走進河北展館,展柜上陳列的金鏨云龍紋執壺金光流轉,繁瑣的工藝、長達兩個月的成品帶我們再次走進歷史。
來自河南、河北、佛山、遵義、江西、海南等多個省市的非遺作品經過精工細作組成文化盛宴,其中,三亞市天涯區、海棠區等展館陳列出一條條精美的黎錦,游客和市民不僅可以在展館內觀看黎錦制作工藝,也可以挑選心儀的黎錦帶回家。
“文博會上的非遺展品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技藝精粹,因為文博會平臺,可以讓不同地方的老百姓看到其他地方的璀璨文化,有益于文化的融合創新發展。”來自黑龍江候鳥吳兵對2020三亞國際文博會上的非遺展品情有獨鐘。(實習生 吳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