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事變后,中共瓊崖特委根據黨中央關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放手發動群眾、實行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主張,在全瓊范圍內領導人民掀起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運動。為打開瓊崖國共團結合作抗日的局面,瓊崖特委根據中共中央的方針政策和中共南方臨時工作委員會指示,向全瓊人民發表《團結抗日,保衛瓊崖》的告同胞書。同時,主動給國民黨瓊崖當局寫信,提出以民族利益為重,停止內戰,團結抗日的主張;表示在團結抗日的前提下,瓊崖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地方抗日部隊,以致力于瓊崖抗日保鄉事業;建議雙方派出代表進行談判。
從1937年8月開始,經過一年多數輪艱苦談判,1938年10月22日,瓊崖國共兩黨終于達成合作抗日的協議。協議主要內容是:(一)瓊崖國共合作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抗日;(二)瓊崖紅軍取消番號后,編為“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在政治上組織上保持獨立自主;(三)獨立隊為1個大隊建制,下轄3個中隊,馮白駒任獨立隊隊長,獨立隊和3個中隊的隊附職由國民黨選派,但須經共產黨同意;(四)獨立隊部設一政訓處(或室);(五)國民黨當局按1個營的編制每月發給獨立隊軍餉8000元。至此,瓊崖國共兩黨談判宣告結束,瓊崖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瓊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1938年12月5日,瓊崖紅軍游擊隊集中在瓊山縣云龍墟舉行改編暨誓師抗日大會。圖為云龍改編舊址——云龍祠堂。資料圖片
面對日軍加快侵瓊步伐的緊迫形勢,根據瓊崖國共兩黨談判達成合作抗日的協議,中共瓊崖特委積極著手做好紅軍改編的準備工作。決定按1個大隊300多人槍的建制來改編紅軍隊伍。大隊下轄3個中隊和1個特務小隊(短槍隊),每個中隊下轄3個小隊,每個小隊下轄3個班,每個班編制員額為9人至12人。主要以瓊崖紅軍游擊隊為骨干,不足部分由各縣委發動地方武裝加以補充。
1938年12月5日,瓊崖各地紅軍游擊隊集中在瓊山縣云龍墟舉行改編暨誓師抗日大會。改編后的部隊番號為“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簡稱瓊崖抗日獨立隊),馮白駒為隊長,馬白山為隊附(即副隊長),張興為政訓室主任,黎民為政訓員,謝李森、陳玉清為副官。黃大猷為第一中隊長,黃天輔為第二中隊長,張纘薪為第三中隊長(后為吳克之),陳克邱、林豪、莫遜分別任3個中隊的司書,負責中隊的黨務和政治工作。此外,按國共兩黨談判達成的協議,國民黨派劉振漢為獨立隊隊附,符榮鼎(中共地下黨員)為第一中隊隊附,陳卓為第二中隊隊附,吳定中為第三中隊隊附。中共瓊崖特委選擇瓊(山)文(昌)公路干線的云龍墟及其附近鄉村為獨立隊駐地。當地黨組織是經受過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爭考驗的堅強的地方黨組織,與人民群眾有著密切的血肉聯系,有利于戰時轉入農村開展游擊戰爭。
坐落在海口市云龍鎮的瓊崖紅軍云龍改編舊址內名為“國共合作”的雕塑。人民網海南頻道
紅軍改編暨抗日誓師大會當日,云龍墟熱鬧非凡,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獨立隊全體官兵,全副武裝,精神抖擻,在六月婆廟堂前的寬大場地上排成三列橫隊。來自各地的上萬名群眾和各界愛國人士紛紛攜帶慰勞品、錦旗,敲鑼打鼓前來祝賀。寫著“抗日先鋒”、“人民救星”的錦旗彩匾掛滿一路,炮竹聲、鑼鼓聲、口號聲、歡呼聲此起彼落。國民黨瓊崖守備司令、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保安司令王毅,副司令楊永仁和瓊山縣縣長云振中參加了大會。王毅在大會上宣布“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成立的命令,向獨立隊隊長馮白駒授軍旗、關防,并發表了講話。馮白駒代表獨立隊全體指戰員講話時表示:決不辜負瓊島同胞的期望和重托,誓死抗日,保衛瓊崖。這就是瓊崖抗戰史上著名的“云龍改編”。
云龍改編是中國共產黨制定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在瓊崖的勝利,反映了瓊崖人民要求團結抗日的共同愿望,增強了人民群眾抗日的信心。從此,獨立隊在中共瓊崖特委的領導下,采取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方針,獨立自主地發展自己,壯大自己,發動群眾,團結各界愛國人士,開展敵后游擊戰爭,成為瓊崖抗日先鋒和中流砥柱。云龍改編是瓊崖國共關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瓊崖革命武裝斗爭史上的重大事件。
文章來源: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辦公室)
文字整理:丁潔、衛靜春
文字統籌:毛雷
音頻制作:孟凡盛
主播:劉楊
往期回顧:
第2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國民革命軍南討勝利和瓊崖革命統一戰線的形成
第8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中共瓊崖特委第一次擴大會議和瓊崖革命根據地的形成
第9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瓊崖第一次土地革命高潮與瓊崖第一次反“圍剿”斗爭
第14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瓊崖第二次反“圍剿”斗爭及母瑞山艱苦歲月
本欄目由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人民日報社海南分社、人民網海南頻道聯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