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集成創新案例(第19批)——
外資企業登記“五位一體”改革

2月19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集成創新案例(第19批)新聞發布會公布了6個制度集成創新案例,以下是第六個案例——外資企業登記“五位一體”改革的詳細介紹及政策落地效果追蹤。
案例介紹:
這項案例率先在全國推行港澳非自然人投資者主體資格證明簡化版公證文書,推動部分外資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辦理,簡化外資企業設立登記材料、事項和流程,實施外國企業直接登記制度,構建企業開辦、變更、注銷“三個一件事”+“免申即享”服務鏈,為外資企業在海南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該創新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主要做法:
1、施行港澳非自然人投資者主體資格證明簡化版公證文書。爭取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支持試點,將港澳地區非自然人投資者主體資格證明公證文書由50多頁壓減至8頁,申請人在登記環節僅需錄入公證文書編號供注冊專員調取查閱,無需企業提交,截至2024年年底,這項舉措已惠及港澳非自然人投資者8740戶次。
2、推動部分外資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辦理。此前境外自然人投資者無法實現在線身份認證、電子簽名,外資企業登記網上辦事流程通而不暢。為解決該問題,省市場監管局積極對接公安、移民管理等部門系統,逐步實現了港澳居民持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持來往大陸通行證、華僑持護照和外國人持永居證在線身份認證和電子簽名。對接移民管理部門數據系統,實現外國自然人持外國護照線下身份認證。今年3月底前,努力爭取實現港澳臺居民持居住證在線身份認證、電子簽名。同時,省市場監管局還推行英語版電子表單,支持“海南e登記”在境外使用,便利境外投資者在線辦理業務。
3、優化外資企業登記流程。聚焦外國投資者辦事高頻事項,推動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減免多項登記申請材料,將一批高頻登記備案事項改為自主公示,截至2024年年底,這項舉措惠及外資企業辦件次數達到3622戶次。
4、率先實施外國企業直接登記制度。允許外國企業不設立中國經營主體,直接在海南從事服務貿易經營活動。
5、構建“三個一件事”+“免申即享”服務鏈。優化企業開辦、變更、注銷三個“一件事”,通過加強部門間數據共享,實現照后許可及稅務、社保、公積金、公章刻制、銀行開戶等事項“無感辦理”,這項舉措至今惠及外資企業近3萬戶次。
提供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營商環境建設廳、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
“免申即享”特色服務:
“免申即享”是指申請人無需主動提出申請、無需提交材料,即可享受相關優惠政策或服務。有以下三個特征:一是許可辦理零表單、零材料。以前的證照聯辦是將許可證的表單和營業執照的表單集成為一套表單供申請人填寫,現在實行免申即享后,申請人只需要填寫營業執照的表單,無需再填寫許可證的表單事項。二是免于申請、免于審核。以前企業辦理營業執照和許可證分別需要到不同的平臺提出申請,也需要等待人工審核,流程長、時間也長,現在實行免申即享后,企業在“e登記”上辦結營業執照業務后,會把信息推送給省一體化平臺免申即享服務專區,自動啟動審理許可、自動出具審核結果,對于群眾來說是無感的。三是惠及面較廣。在選擇證照聯辦事項時,更加傾向于辦件量比較大的事項,比如食品經營、藥品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獸藥經營等,目前已經實現了10個許可的證照聯辦、免申即享服務。隨著改革持續的深入,還會有更多許可事項被納入免申即享和證照聯辦的范圍。
相關案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