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一直關注著瓊崖抗戰形勢的發展,1940年1月26日,指示馮白駒與瓊崖特委“應以全島為對象廣泛發展黨,發展武裝,發展民運,設法爭取各縣政權,不顧國民黨的任何阻礙,堅決組織全島人民的抗日戰爭”,“要把瓊島創造為爭取九百萬南洋華僑的中心根據地;創造為黨在南方發展擴大影響的根據地;創造為培養干部的根據地”。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和瓊崖特委第八次擴大會議決議,馮白駒率領瓊崖特委和獨立總隊領導機關于1940年1月向西轉移。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行軍,于2月中旬來到瓊山、澄邁、臨高三縣交界的美合山區。這時,日軍已開始向活動在那大附近的獨立總隊第三大隊發起進攻,并重新占領了那大鎮,在那大附近的紗帽嶺山區建立抗日根據地已不切實際,況且國民黨瓊崖黨政機關、部分武裝力量和幾個縣的縣政府及其游擊隊都集中在五指山腹地及其周圍,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向西南山區前進已有困難。經過和當地黨組織的聯系,特委對美合地區進行調查勘察,然后作出決定:先在美合山區建立抗日根據地,伺機向五指山區發展。
美合當年總部駐地,當年馮白駒在美合抗日根據地就住在這棵大榕樹下。資料圖片
美合山區接近五指山區的白沙縣邊境,山林茂密,村莊錯落其間,近1萬居民中,大部分是客家人和黎、苗族同胞。人口雖少,但糧食豐富。這里周圍沒有日、偽、頑的軍事據點,敵人勢力薄弱,境內的仁興、嶺侖、嶺南、和安、中興、福來、仁厚、旺商等鄉都有中共澄邁縣委領導下的黨組織活動。附近臨高縣的蘭洋鄉和瓊山縣的南坤鄉也有黨組織活動。中共瓊崖特委、瓊崖抗日獨立總隊領導機關一進入美合,便把發動和組織群眾當作第一位的工作。遂抽調一批干部組成工作隊,在澄邁縣委的配合下,深入美合及其周圍地區,宣傳共產黨團結抗日的主張和抗日政策,提高群眾覺悟,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清匪除霸,安定民心。與此同時,特務大隊進駐美合外圍的南坤墟,開展南坤地區的群眾工作;活動于美合地區外圍的第三大隊也配合特務大隊,在那大至和舍公路上屢創日軍,保衛根據地的開辟。此時,特委還決定將活動在昌江縣的第三大隊第九中隊(原第十中隊)擴編成第四大隊,將第三大隊第八中隊擴編成第五大隊。7月,為了加強西路部隊的統一領導,成立瓊崖獨立總隊西路指揮部,馬白山為總指揮、符榮鼎為政治委員,統一指揮第三、五大隊的行動,以策應美合根據地的建立。
為了加強美合抗日根據地黨組織的建設,瓊崖特委成立以謝志德為書記的中共美合特區委員會,由瓊崖特委直接領導。美合境內和周圍各鄉都組織了農救會、青抗會、婦救會等抗日民眾團體,積極投入抗日救國運動。對美合特區內的原國民黨各鄉鄉政人員,特區區委采取團結的方針,爭取他們共同抗日;對當地的愛國人士、開明士紳,以誠相待,團結和鼓勵他們為抗日出力,充分調動和發揮他們抗日保鄉的積極性。在美合特區的外圍和那大周圍的南豐、陶江、洛基、清平、和祥等鄉,成立以符志行為書記的中共大南區委,在瓊崖特委直接領導下,開展美合根據地的外圍工作。
經過一段時間的宣傳和動員,美合周圍各區、鄉積極響應瓊崖特委的號召,動員群眾參軍參戰,先后動員100多名青年加入獨立總隊。美合特區組建一支50多人的自衛隊,并在各鄉村組織村自衛隊,擔負肅特鋤奸工作,配合獨立總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保衛根據地的建設。
美合根據地登重嶺(美合事變后總部撤至該嶺)。資料圖片
瓊崖特委非常重視根據地的經濟建設。遵照中共中央關于“應作長期堅持計劃”,“絲毫也不要依賴國民黨發餉,可依靠人民籌給,可求助于華僑”,“一切要自力更生”的指示,號召根據地軍民充分利用美合地區有利的自然條件,自己動手,發展農副業生產,增加經濟收入。同時,推行“三七”減租的土地政策,減輕群眾負擔,發揮佃農的積極性。為打破日軍的經濟封鎖,瓊崖特委采取開設牛市等辦法,讓牛販從少數民族地區買牛趕到牛市賣給美合地區群眾發展生產,增加稅收,繁榮市場;發動群眾自愿投資,公私結合,在根據地里辦起消費合作社,繁榮經濟生活;根據當地群眾生產技術落后的狀況,從外地請來專家,介紹和傳授種植、飼養的先進技術和經驗。部隊軍械廠除了為部隊生產武器彈藥和修配槍械外,還生產一批農具,支援群眾的農業生產。
根據地生產建設的發展,克服了因日軍封鎖和國民黨頑固派所制造的經濟困難,改善了根據地的生產和物質生活條件,調節和保護了各階層人民的利益。美合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對貫徹落實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對領導和推進全瓊抗日游擊戰爭的深入進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文章來源: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辦公室)
文字整理:丁潔、衛靜春
文字統籌:毛雷
音頻制作:孟凡盛
主播:劉楊
往期回顧:
第2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國民革命軍南討勝利和瓊崖革命統一戰線的形成
第8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中共瓊崖特委第一次擴大會議和瓊崖革命根據地的形成
第9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瓊崖第一次土地革命高潮與瓊崖第一次反“圍剿”斗爭
第14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瓊崖第二次反“圍剿”斗爭及母瑞山艱苦歲月
本欄目由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人民日報社海南分社、人民網海南頻道聯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