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解放后,黨和國家十分重視海南文化事業建設,海南文學、音樂、舞蹈、戲曲、電視電影、美術等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與發展。
1950年9月11日,新華書店海南分店開張。11月1日,海口市人民播音站正式開播。1951年2月,海南戲曲研究會在海口市成立。研究會組織發動藝人開展民主改革,廢除班主制,建立新的民主管理制度,民主選舉劇團團長。同年,海南文學藝術聯合會籌備委員會成立。
廣大文藝工作者貫徹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創作了許多文學作品。
瓊劇藝術片《紅葉題詩》劇照。姜玉蕊由王英蓉飾,翠霞由陸瓊玉飾。資料圖
瓊劇在海南島植根下來,經過發展創新,成為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地方劇種。20世紀50——60年代,瓊劇迎來了歷史上的黃金時代。1957年的春天,傳統劇目《張文秀》晉京匯演,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評價和親切接見。1962年,經大師田漢修改的瓊劇《紅葉題詩》,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由珠江電影制片廠搬上了銀幕,當年首映就轟動了東南亞各國,至今還在海內外具有積極影響。
海南民歌豐富多彩,黎苗族民歌、崖州民歌、儋州山歌調聲、臨高漁歌哩哩美等,激發出新中國一代又一代音樂藝術家們的創作才華。《紅色娘子軍連歌》《萬泉河水清又清》《西沙我可愛的家鄉》《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等歌曲,無不來自海南民歌素材提供的音樂靈感。一首首經典歌曲傳遍祖國大江南北,美妙的歌聲與優美的旋律,也唱出海南人民的革命情懷。
海南軍區政治部文工團1950年創作了反映肅清反革命斗爭的《斗霸舞》,1951年創作的舞蹈《歌唱勝利年》,表現海南人民載歌載舞慶祝解放的情景,場面熱烈、歡樂,當年參加中南軍區文藝觀摩會演獲得好評。海南工程兵文工團1953年創作的《苗族婚禮舞》,表現海南苗族婚禮的熱烈場面,抒寫了苗族人民愛美天性、審美情趣和生活習俗,當年底參加中南軍區第二屆文藝觀摩會演,獲一等獎,1954年由解放軍總政歌舞團帶到國外開展文化交流演出。
20世紀50年代,五指山天邊綻放的《五朵紅云》,開辟了解放后第一部中國少數民族舞劇的成功之路。1953年7月,自治區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五指山區體驗生活,創作了在國內外有影響的黎族舞蹈《三月三》《半邊裙子》《草笠舞》《打碗舞》等。崖縣民族歌舞團創作取材于民間故事傳說的《鹿回頭》等,其他群眾舞蹈團也創作了許多好作品,如根據民間舞蹈改編的《盅盤舞》《七枝八寶》、黎族的《送代表》《賀新屋》《黎苗一家親》等,在全國業余文藝會演中都獲得優秀獎。
電影《紅色娘子軍》劇照。資料圖
海南電影的發展也充滿一種與時代共進的力量。紅色娘子軍可謂是一部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紅色經典”。1961年,電影《紅色娘子軍》一經上映就風靡全國,該片還榮獲國內第一屆百花獎的多個獎項以及新中國成立后的首個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1964年,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誕生,至今仍是中央芭蕾舞團的保留劇目;瓊劇、京劇、交響組曲、長篇小說等多種改編形式相繼出現。此外,《南島風云》《椰林曲》《南海潮》《碧海丹心》《海霞》《南海風云》《西沙兒女》等電影也成為海南歷史和紅色文化的重要見證。
文字整理:席秀琴
音頻制作:孟凡盛
主播:王碩
往期回顧:
第2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國民革命軍南討勝利和瓊崖革命統一戰線的形成
第8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中共瓊崖特委第一次擴大會議和瓊崖革命根據地的形成
第9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瓊崖第一次土地革命高潮與瓊崖第一次反“圍剿”斗爭
第14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瓊崖第二次反“圍剿”斗爭及母瑞山艱苦歲月
本欄目由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人民日報社海南分社、人民網海南頻道聯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