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9日下午,習近平在亞龍灣蘭德玫瑰風情產業園向花農了解玫瑰種植管理技術。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2013年4月9日下午,習近平來到亞龍灣蘭德玫瑰風情產業園考察。他對產業園實行“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種植經營玫瑰花、示范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做法表示肯定。他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要把中央制定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貫徹落實好,使熱帶特色農業真正成為優勢產業和海南經濟的一張王牌,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重要論述和殷切囑托,為新時代海南“三農”工作定向導航。
海南牢記囑托、不負期許,把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做好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勠力在改革中厚植海南“三農”優勢。大力推進“五網”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全力開展脫貧攻堅,持續開展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和文明生態村創建,加快建設美麗海南百鎮千村,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良好基礎。
在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海南通過五級書記抓脫貧攻堅,不斷強化“五級戰斗體系”,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脫貧攻堅工作局面。通過加強光、電、路、氣、水“五網”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以“三清兩改一建”為重點推動農村人居環境優化。通過產業扶貧、就業扶貧,讓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農村集體經濟壯大,大大改善了農村社會面貌和農民精神面貌。通過抓黨建促脫貧,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力進一步加強,并以“一核兩委一會”為重點促進了鄉村治理水平不斷提高。
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產業是首要工作。海南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推動農業從增量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推動存量調優、增量提質,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海南還把生態循環農業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方向,支持市縣創建不同類型的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
三亞市吉陽區博后村,刻著“小康不小康 關鍵看老鄉”的石碑,已成游客“打卡地”。三亞市吉陽區委宣傳部供圖
海南還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以“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為抓手,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積極開發特色民宿,帶動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把綠水青山變為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
2019年2月,海南省委從省市縣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中選派8000余名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進駐全省所有鄉鎮、行政村,重點協助抓好組織建設、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產業、社會文明、社會治理、“五網”設施建設、集體經濟、農民收入等十大任務,推動海南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如期實現。
截至2020年底,海南5個國定貧困市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600個貧困村出列,64.9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年收入增長11.2%。
2021年4月21日,海南省委、省政府共同印發《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明確了2021年目標任務和2025年目標任務,其中2021年目標任務包括: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長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集體經濟“空殼村”消除50%,村“兩委”換屆圓滿完成,農業農村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等;到2025年,將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力爭“十四五”時期城鄉差距逐步縮小,確保廣大農民共享自貿港建設成果。
統籌:趙鵬
文字整理:席秀琴
音頻制作:孟凡盛
主播:毛雷
往期回顧:
第2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國民革命軍南討勝利和瓊崖革命統一戰線的形成
第8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中共瓊崖特委第一次擴大會議和瓊崖革命根據地的形成
第9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瓊崖第一次土地革命高潮與瓊崖第一次反“圍剿”斗爭
第14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瓊崖第二次反“圍剿”斗爭及母瑞山艱苦歲月
第53集:海南黨史百件大事|海南率先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
本欄目由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人民日報社海南分社、人民網海南頻道聯合推出